图片来源:中房报图库
“此次组织变动的目标是为通过高能级的区域来带动并赋能北京与西安的发展。”克而瑞分析认为。
9月初,华发股份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在这轮调整中,华发集团撤销北京区域平台公司,成立北京城市公司,划入华东大区。而原本由北京公司下辖的西安城市公司,也一并划归华东大区管理。 在此次调整之前,这家总部位于珠海且由珠海市国资委控股的房企,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以及长江经济带,形成了珠海大区、华东大区、华南大区、北方大区及北京区域的“4+1”全国性战略布局,已进驻全国近 50 个重要城市。 调整之后,原来的北京区域“消失”,新的华东大区由核心的7个高能级城市构成,分别是: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武汉、北京、西安。 “此次组织变动的目标是为通过高能级的区域来带动并赋能北京与西安的发展。”克而瑞分析认为。 落寞的北方区域 于华发而言,华东大区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 上海是华发进入华东区域的第一个城市。2014年,华发首进上海,9年间在静安、浦东、杨浦、闵行、松江、宝山、金山、普陀八区布局项目已达24个,打造了上海仁恒华发·海上溪云、上海华发9号公馆、上海华发四季半岛。 华发依旧在坚定地深耕上海,2022年,华发在上海集中供地中斩获多宗宅块,涉及闵行浦江镇、七宝、浦东唐镇、周浦、宝山顾村和静安中兴社区等地,全口径拿地金额超250亿元。区域深耕之下,华发华东区域的业绩不断提升,2022年,以上海为首的华东大区全年完成销售779亿元,占比达64.79%。2023年上半年,华发实现了769.3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55.76%。其中,华东大区贡献了406.16 亿元,占比 52.8%。 相较于华东区域的业绩,包含了北京、天津、西安3个城市的北京区域则略显暗淡。2022年,北京区域全年完成销售 36.01 亿元,销售占比仅3%。2023年上半年,北京区域的销售额为24.52亿元,占比3.19%。 华发在西安的发展也不算快。2020年,华发正式进入西安,截至目前共在西安落子了3个项目。与上海一样,华发在西安的发展也多选择与本土企业联手,2022年初入西安的华发并没有选择在公开市场拿地,而是通过股权收购的形式,与本土国企紫薇地产共同打造了紫薇·华发CID中央首府。凭借超高的性价比,该项目成为高新区第一个“万人摇”楼盘,目前已售罄。 在这个项目之后,华发股份在西安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2022年,华发收购了融创海逸长洲C区(案名:华发长安首府),才正式迎来了第二个项目。2022年11月,紫薇与华发再度牵手,共同开发紫薇华发云峰里项目。 华发目前在售的这三个项目可以说“各有各的难处”。其中,华发长安首府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在2021年被列入限购区之后,沣东新城的楼市开始急速降温,至今仍然在艰难复苏;曾经红极一时的海逸长洲也风光不在,在7月份的核验中出现了“零登记”的局面;而紫薇华发云峰里则处于新盘众多的高新CID区域,竞争激烈。 坚持深耕西安 不过,华发对于北京和西安这两座城给予了厚望。华发股份要求,华东大区在董事长刘颖喆的带领下,集全大区之力赋能北京与西安的发展,将北京和西安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稳,推动北京和西安攀登新高峰。 在7月份的会议中,华发北京区域也提出,要提升投拓研判精准度,力争下半年再获取新土地储备。紧接着,2023年8月份,华发联合曲江金控、利君制药以18.374亿元摘得了利君制药厂老厂区地块,这是西安华发首次在公开市场拿地。 坚持深耕背后是西安市场的坚挺。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9月西安商品房供应规模同比下滑,销量有所上涨,新增供应面积1319.42万平方米 ,同比上涨1.5%,成交面积1225.93 万平方米,同比上涨12%,成交面积仅次于成都、上海,位居全国第三。成交金额1884亿元,同比上涨21.64%。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为8.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7.5%。2023年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额为8.9万亿元,同比下降4.6%。 可以说,西安“跑赢”了全国。在这样的基本面下,西安也成为各大企业的战略核心城市。“西安作为西北五省的‘龙头’,对周边有着较强的吸附力,也是公司重点深耕的城市之一。”一位房企区域负责人对中房君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西安取消了二环外的限购政策,这为西安楼市再度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政策刺激下,西安“国庆”期间新房供应量环比增加50%,同比增加66%,部分项目释放“超级优惠”,叠加贝壳带客,热点区域来访环比超5成,典型项目成交量环比增加30%。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