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召开在即,信阳8月以来的大动作不停,几大官媒多次半夜发布通稿,每一条新闻都暗含深意,每一次合作都力重千斤。
不难发现的是,关键字离不开“绿”。 线索可见之前发布过的这篇文章→信阳开启“抢人大战”模式,以这个关键字力挽狂澜!
可是为什么是绿,总觉得缺少一个提纲挈领的源头,直到看到今天这条新闻:
○ 来源:信阳日报
不得不说,信阳入选全国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这个事儿,也太低调了吧。
也难怪,乍看之下,这个抬头似乎无法为信阳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提升和就业拉动,这种“遥远的声音”,总像南方看不到头儿的梅雨季,让人打不起精神。
但是,它真的很遥远吗?
中国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 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中和 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而实现碳中和,最关键的意义在于摆脱能源依赖、全球产业链重构、创造就业机会。
以环保为名,其实是在定一个新世界发展的标准。
因此,中国选定了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信阳,位列其中。
信阳入选的原因,也许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绿色领跑的城市发展意识有关。 信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2.28%,高于全国、全省近20个百分点。
信阳环境空气质量PM2.5和优良天数为全省第一。
信阳拥有大中小水库1116座;其中,南湾湖和出山店水库分别被称为“中原第一湖”和“千里淮河第一坝”,是全国少有的中心城区附近拥有两座大型水库的城市。
信阳先后获得: “全国最佳环保示范城市” “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 “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 “中国休闲城市” “2011中国魅力城市” “中国节能减排示范城市” “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2022年是中国的气候投资元年,也是信阳的绿色产业发展加速年。
信阳被评得试点城市来之不易,赛道之上更不乏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福田新区这种经济大佬,和武汉市武昌区这种全国碳市场中枢城市,压力不可谓不大。
并且气候投融资概念太新,几乎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这条路注定不好走。
但只有翻牌,才能看到底牌,只有入场,才能有资格谈未来。
因为不管探索结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几年的资金流动,一定会在偏向“绿色”中进行。
信阳的这张绿色入场券,背后承载的意义也许当下无法定义;23个试点城市中,哪些能真正作为样板城市引领全国碳达峰、碳中和之路,岁月会给出答案。
发令枪已响起,信阳准备起跑了。 (来源:今日头条 信阳楼市情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