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61|回复: 0

新华社痛斥公摊面积“伤民”,2022年,公摊面积会不会取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4 15: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在房价如此高的今天,为什么还会有公摊面积这么坑的东西存在?”
  上述言论出自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之口。不得不说,这句话也说出了亿万国人的心声。可以说,买过房的人,基本上都对现存多年的“公摊面积”制度深恶痛绝——产证面积是100平,但真实的套内面积只有70平,另外被“偷走”的30平就是“公摊面积”。购房者不仅要为“公摊面积”支付同等价格的购房款,而且还要相应承担高昂的“未来费用”:物业费、取暖费以及未来可能征收的房产税、空置税等,都是按照“建筑面积”计价,都包括了占比颇高的公摊面积。
  如果你认为这些是公摊面积最坑人的地方,那就大错特错了。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不久前曾直言揭露,房地产领域,最该取消的就是公摊面积,因为公摊里面的猫腻和腐败太大了,水太深了。你买个100平的房子,公摊究竟是多少,就是开发商说了算,人家胡乱给你多个几平米你不可能知道。
  马光远这话基本已经挑明了国内开发商都会“利用公摊面积进行牟利”的事实,具体的操作方法无非是,把室外建筑面积分摊到住户头上,最终由住户来买单。开发商之所以敢明目张胆这样做,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的公摊面积计算方式缺乏标准——中国尚无法律对公摊面积加以约束,只有建设部的行政规章和地方政府的部门文件做出的原则性规定。这意味着,无良开发商在计算公摊面积时,就不会以公允的规则来计价,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开发商自然会想方设法增加公摊面积。
  有人可能会说,公摊面积的测算最终还需要测绘机构来再次核算,开发商这样做很容易被拆穿。对此我们想说,这样想的人真是太天真了,业内人士透露,具有资质的测绘机构基本上都是开发商委托的,或者与开发商有直接的合作关系。
  由于公摊面积的计算太过专业,消费者难以分辨,这就给开发商和测量机构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对此,长沙某小区的居民最有发言权。媒体报道,近日长沙某小区交房,交房当天所有业主被开发商告知,每户需补交1-2万的差价。比如之前合同上的面积是128.4平米,现在房屋实测面积是131.25平米,面积误差比在绝对值3%以内,住户需要补一万六千多的差价。这么算下来,整个小区近一千户业主合计需要补交差价一千多万元。
  开开心心收房,业主们却被告知要补交这么一大笔费用,很多人自然不愿意。不仅如此,很多业主对于补交“差价”一事存在两大疑问:第一是“实际测量面积为什么会和规划存在这么大的误差,而且又刚刚好在法律规定的3%的范围内”;第二是“为什么整个小区每家每户都有误差,这到底是不是开发商故意为之”。
  对此开发商并没有直接回应,负责办理新房交接的专员也总是拿“一切按照合同条款办事”的话语搪塞。最终业主把情况反映到了街道办以及当地住建局,得到的回复也是“开发商合法合规”——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面积误差比在绝对值3%以内,需据实结算房价款。换句话说,开发商所有的操作都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完全挑不出毛病。
  业主即便知道大局已定了,但最终还是选择“和开发商刚到底”,因为大家都想知道,开发商所报的公摊面积到底有没有猫腻。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申请信息公开,就是公布房子建筑面积、公摊面积的测量方式;二是开发商出钱,聘请第三方有资质的单位再次测量。
  笔者咨询专业机构,最终得到的回答是,上述长沙小区存在的交房所有住户需要补交差价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开发商利用公摊面积在赚取额外利益——开发商偷偷摸摸把室外建筑公摊面积变成了室内面积,造成购房面积的增加,而且增加的数值也在法规规定的绝对值3%范围内,最后让业主来买单。由于该小区是精装房,现在精装部分都已经完成,想核实公摊面积就更难了。这件事到最后,大概率还会以业主妥协收场。
  据专业人士透露,购房者自己是不可能测量出公摊面积的。因为公摊面积不仅涉及门厅、电梯井、楼梯道这些地方,还包括房顶的二次加压消防水箱,以及其它消防设施,这些都是无法真实测算的。而且每一个建筑物,情况又有所不同,公摊面积也受梯户比、地质、户型结构等的影响。实际消费者来测量,非常复杂,而且极其困难。
  除此之外,公摊面积还存在另外两大“猫腻”:第一是属于业主共有的面积被占用。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物业用房等等很多部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物业长期占有使用的物业用房、保安室、门岗亭等,都属于全体业主所有,按理物业使用时应该缴纳对应的租金,但物业并没有这么做;
  第二是重复公摊。最常见的是,小区的消防应急场所等区域已经被算作公摊,却又被划成车位再次出售,这属于重复公摊。再比如说,停车位是租的,这个车位是否已经分摊到我们的建筑面积里面了,也无从得知。
  凡此种种,最近几年,呼吁取消公摊面积的声音越来越多,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我们注意到,不少媒体和专家都在说“2022年将和公摊面积’说再见’”,换句话说就是,2022年会全面取消公摊面积。笔者为了写这篇文章,两周前在多个平台也发布了“你赞成取消公摊面积吗”的在线问卷小调查。调查结果也显示,大家一边倒地支持取消公摊面积——在收回的14687份问卷中,有95.8%的人赞成取消公摊,仅有不到5%的人“不赞成”取消公摊面积。这部分人给出最多的理由是,公摊面积取消与否,不影响购房款的结果,即按照建筑面积(包括公摊面积)100平计算,和按照套内面积70平计算的总房价款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房屋的单价提高了。很显然,这部分人还没有彻底了解公摊面积对购房者的不公平之处——他们忽略了公摊面积对应的高昂的“未来费用”。
  对于公摊面积,其实不仅仅是民间已经形成了统一的“赞成取消”的思想,近两年来,央媒也曾多次发文痛斥“公摊面积伤民”:首先,2018年7月份,央媒新华社发表标题为《“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求解》的文章痛斥道,“公摊面积缺少标准、管理混乱,不仅会让消费者在购房时需支付更多房款,更使之在未来要支出物业费、取暖费等更多成本。”
  此外,文章还直言指出,由购房者分摊购买的共有建筑面积,一直以来都不符合国际惯例,而且我国的现有法律法规没有设定上限。这使得近年来,很多超高层住宅小区的公摊面积系数甚至超过了52%,这使得购房者很受伤。
  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直以来颇具争议的公摊面积“存废之争”,央媒也在文章中用19字正面回应了,那就是“长期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在房产专家卢俊看来,央媒19字首次正面回应公摊面积,传递了两个清晰的信号:其一、坐实了公摊面积伤民的事实,不仅侵占了百姓的利益,也有损公平公正;其二、取消公摊面积是民心所向,更已经迫在眉睫了;
  其次,不久前央媒中国经济网也发表文章直言揭露了“公摊面积伤民”的事实,即公摊面积存在显而易见的三大“猫腻”:做大公摊面积,重复公摊、重复收钱,业主的公摊面积被拿去牟利。对于公摊面积的存废,央媒表明了态度:缺少标准、管理混乱的公摊面积,确实该考虑取消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全世界只有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计算房价、物业费等时要包括占比颇高的公摊面积。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于2013年出台新政废止了“公摊面积”,宣布和国际接轨,按套内面积计算房价。
  “全面取消公摊面积”是民心所向,而且央媒也明确表态“公摊面积”确实应该取消了,那么最终的结果会像很多媒体和专家所说的那样,2022年公摊面积会全面取消,我们将和公摊面积“说再见”吗?央视新闻和专家对此进行了回应,答案清楚了:5年内全面取消公摊面积的可能性非常小。
  首先,央视新闻发布标题为《“公摊面积”要取消?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文章中直言,网络上有关公摊面积将全面取消的言论是错误理解,是子虚乌有的。公摊面积确实不合理,但短期(5年内)很难全面取消。一方面需要从长计议,制定周全的政策;另一方面取消公摊阻力比较大,说白了就是开发商并不支持。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取消公摊与否,对房价没有影响。至于大家关心的取消公摊,开发商会不会偷工减料,忽视公共部分实施建设等,文章也给予了“回应”:国外成熟的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开发商试图在压缩公摊面积后占购房者便宜,购房者肯定不会答应。
  再者,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璐看来,我们很难彻底“告别公摊面积”,因为类似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入户大堂、电梯井等“公共空间”在物理上是不可能取消的。在专家看来,当下取不取消公摊面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对商品房市场销售进行严格规范。换句话说,要做到让所有购房者对花的钱有清晰的了解,更要避免因公摊面积而导致不明不白地消费。该专家同样认为公摊面积5年内不可能取消,因为政策制定将包括住宅、商业、工程建设以及装修等多个方面,这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些所有的政策5年内制定好并开始实施是不现实的。
  总结:“舶来品”公摊面积制度确实不合理,这点业内外都已经达成共识。但全面取消仍需时日,从已知的信息来看,2022年是必然不可能和公摊面积“说再见”的,即不可能全面取消公摊面积。不过,对于购房者来说,取消公摊固然重要,但当下更重要的是应该规范公摊面积的计算工作,确保公开透明的同时,还要有完善的监管机制,规范第三方测绘机构。而且重中之重是,全国都应该学习重庆模式,不仅按“套内面积”计价,而且对于地产商胡乱计算公摊面积的行为要严惩不贷。做到以上几点,即便不取消公摊面积,也能做到真正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今日头条 楼市新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1-15 08:16 , Processed in 1.26616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