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83|回复: 0

这几种疾病最怕“秋老虎”!秋季养生指南请收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5 09: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来源:科普信阳
在农村有老话“三伏加一伏,提防秋老虎”,虽然三伏天已经过去,但并不意味着秋凉的到来。由于我国南北大部分地区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许多地区依然很闷热。

“秋老虎”是指立秋后短时间的天气回热现象,这时候天气连日晴朗、日射强烈、气温回升,就像一只霸道的老虎一样,让人们炎热难耐。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不同地区表现有所不同。


这些疾病易高发,早知道早防御

1.心血管病

“秋老虎”天气闷热高温,人体大量出汗、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增大;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这个时期要格外注意。


2.中暑

一是天气闷热,人体水分流失较多。二是人们在心理上容易“忽视”,认为不是炎炎夏天不会中暑。三是,早晚气温变化较大,部分人员穿衣物较多,容易引起中暑。

3.过敏

“秋老虎”季节是皮肤及呼吸道过敏的好发季节。空气干燥,使得皮肤比较干燥敏感,更加容易对过敏物质产生过敏。此外,空气中的各种花粉、灰尘颗粒等过敏原增加,容易引发易过敏人群的呼吸道过敏。

4. 风噪感冒、肺炎

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病毒的繁殖以及冷热交替的环境,加上人体免疫系统在这段时间里比较“低迷”,容易引发感冒。风燥感冒除了有一般感冒的症状,即头疼、咽喉肿、鼻塞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干”,咽喉干、嗓子紧,连咳嗽都是干咳,没有痰。银屑病的人要注意在这个时期预防感冒,感冒会加重或诱发银屑病复发。此外,肺炎也是这段时间的高发病之一。作为家长,应及时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5.肠炎

“秋老虎”这段时间,人体消化功能变弱,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同时,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的繁殖,因而腹泻、肠炎成为“秋老虎”最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特别是,孩子出现严重腹泻时,要引起家长重视,及时就医。

6.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立秋过后,“秋老虎”时期最容易出现的。这是因为人体已经习惯了夏季的气候特点,突然从闷热改到凉爽,身体需要一段适应过程,这期间,体内的阴阳平衡被打乱,体内蓄积过多的热需要向外排,不能及时排放,就会出现内热症,表现在身体上就是反复口腔溃疡。




“秋老虎”时期,如何养生?

“秋老虎”属温燥,容易影响人体津液,导致皮肤干燥、眼干咽干等症状。这时候,要注意:

①热水洗澡。水温控制在30℃左右为宜。也可用热毛巾擦脸擦身,帮助身体排汗降湿,使皮肤透气。

②穿棉麻材质的衣服。

③多喝热茶。天气炎热时,虽然喝冷饮能使人感觉凉爽,但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速度。喝热茶或热水能促进汗腺分泌,不过需注意,热茶温度不宜超过60℃。

④别太贪凉。空调温度最好调到26℃左右,或保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避免空调直吹,每次开启时间不超过3-5小时,定时通风换气。



⑤少量多次补水。建议每次喝一两杯水(一次不要大于500毫升),隔半小时再喝,水温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

⑥吃苦开胃。如:苦瓜、苦菊等。不过需注意,苦瓜性寒,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⑦热水泡脚。适宜水温为42℃至45℃。

⑧适当出汗。运动可以加强人体的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建议早上或者傍晚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气血。

文章根据科普中国、人民网、挂号通以及网络资料综合改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8 16:22 , Processed in 1.17776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