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62|回复: 0

“血管瘤”的自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8 17: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


“血管瘤”

我是由胚胎期间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者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者出生后不久。临床表现为出生时或在出生不久出现的针尖样鲜红色或可透出蓝色的瘤体,瘤体形态可不隆起,边界清楚,后期瘤体增大,瘤体高出皮肤,有时可扪及搏动。表面温度正常,无自觉症状。可并发溃疡、血栓、大出血等,如果我长得过大可引起相应部位的阻塞等症状。我是可能发生于全身各处的,最喜欢生长于口腔颌面部,其次是躯干和四肢。其中大多数发生在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而且我比较偏爱女宝宝哦。

我一般会在宝宝出生时或生后6个月内出现,我的增殖速度是有时间特点的,在宝宝出生3个月内是我的早期增殖期,这个时间我的增殖非常迅速,会形成草莓样斑块或肿瘤。宝宝6-9个月时是我的晚期增殖期,这时候增殖变慢,少数持续增殖到宝宝1岁之后。再之后就是我的稳定期,我的身体(瘤体)一般不再增大,持续几个月到半年。有的时候可能我会消退,颜色变暗,中心发白,充盈度降低,逐渐萎缩、显小,直至和主人告别。




下面和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族成员吧,我的家族可厉害了,有:

草莓状血管瘤

部分海绵状血管瘤

毛细-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

蔓状血管瘤

鲜红斑痣

因为我们是一母多胎,所以我们长得都不太一样,让你看看我们的“庐山真面目”吧!


1.毛细血管瘤

又称草莓状血管瘤,多见于皮肤,以枕部、头面、四肢和背部最多,不少长于口唇和舌部。眼部毛细血管瘤最多发生于宝宝出生后的3个月以内,随后的3个月增长较快。毛细血管瘤大小不一,大的可占据面部或肢体的大部,小的只有几毫米、略高于皮肤。毛细血管瘤一般出生后就已存在,6个月内生长迅速,破损后有大量出血的危险,家长应密切留意。若我生长速度较快,又严重影响美观,就应立即给宝宝治疗。可采用新一代药物局部注射,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治疗方法。


2.海绵状血管瘤

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肝、肾等处都可发生。如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脊髓海绵状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等。外观呈紫红色,周围有迂曲、怒张的小静脉、按之柔软,有弹性,挤压时缩小,撤压后即复原。这种血管瘤随婴儿年龄增长而增大。有时长很大、很深,严重损害宝宝容貌和破坏宝宝正常组织。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可采用超声微介导、新一代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或行手术切除。


3.毛细-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

具有上述两种血管瘤的特点,比较常见,毛细血管瘤常分布于海绵状血管瘤的表面。目前主要采用新一代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或行手术切除。


4.蔓状血管瘤

多见于头皮,额颞部或肢端,部分较局限,但大部分范围大,甚至达整个肢体,使该患肢增粗增长。外观可见局部一隆起肿物,或多个皮下隆起肿物相连,皮肤潮红,皮温高,透过皮肤可见紫蓝色团块。可隐约感觉到迂曲血管搏动和蠕动,并可扪及条索状质软的扩大血管,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5.鲜红斑痣

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面、颈和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为双侧性,有时累及粘膜。损害初期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不高出皮面,表面平滑。随着年龄增长,颜色还会加深,变红变紫哦。




虽然我们家族很大,但是现在的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了,专家们也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抑制我们的生长,听说固始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就有一名医生,已经“伤害”了我很多的家人,用新一代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方法,让我失去了很多的家人,不信你来瞧瞧。








我还有一个小秘密告诉你,其实想要抑制我的生长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01
新一代药物局部注射治疗:

疗效好、安全可靠,明显优于传统硬化剂治疗及其它治疗方法。

02
激光治疗:

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激光对血管瘤的凝固作用强。对部分种类血管瘤有效。

03
冷冻治疗:

原理是在快速降温下引起细胞内冰晶形成,使细胞内结构破坏。由于冷冻的穿透范围只有数毫米,固此方法只适用于表浅的血管瘤,每次冷冻时间只能在10s以内,如超过此限度,可引起组织坏死。需多次方可治愈。因此目前少用。


虽然告诉你们这个秘密,我可能会失去更多的家人,但是我实在不忍心看到我的主人长大后因为我的存在遭到其他人议论,也不希望看到他们的爸爸妈妈担惊受怕,伤心难过,所以,如果你身边的宝宝如果也有这样的情况,就到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就诊吧,他们采用的是新一代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是目前治疗血管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好、安全可靠,经济方便(注射后即可回家,无需住院观察),无创伤,无疤痕(疤痕体质的除外),千万不要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8 13:26 , Processed in 1.18855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