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暑假碰上疫情,不少幼儿“宅”在家里,大部分时间多与电子产品为伴。这很容易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那么,对幼儿来说,疫情期间该如何增强心理“免疫力”呢? 01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在疫情期间遵照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的原则,保持个人和居家的清洁卫生。要保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时间,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02 坦然面对情绪变化 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 在疫情压力下,幼儿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越是压抑和否认,就越是容易被情绪支配。面对负面情绪,家长教育幼儿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也不要否定自己的感受。只有积极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才能更好地对情绪进行调节。 03 科学看待疫情防控 学习情绪调整方法 家长通过官方渠道了解防疫信息、相关科学知识及疫情防控措施,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教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来维持情绪稳定,也可以通过运动、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体验。

04 开展运动锻炼 保持良好身体状态 结合幼儿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活动方式,每天开展1小时左右的运动锻炼,如转呼啦圈、踢毽子、跳荷叶、踩高跷等。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而且能够促进大脑活动,既健康又悦心。 05 与密切朋友互动交流 做到隔离不隔心 在家里家长可帮助幼儿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等线上沟通平台与好朋友保持联系。相互鼓励与支持不仅能够减轻孤独感,也能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并增进情谊。

06 培养新兴趣、新爱好 让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家长可帮助幼儿列出平日里一直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比如做家务、绘画、阅读、养植物等,制成“愿望清单”,按照优先级勾选出在家就可以实现的愿望,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07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做到合理有度 在家长的指导下,幼儿可以适当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但使用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影响正常作息。家长与幼儿确定好双方每天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时长等,共同遵守你们制定的规则,从每一天做起。温馨提示:幼儿连续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超过15分钟呦!
08
增强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仅可以提高幼儿智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家务劳动能缓解大脑疲劳,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下面为大家提供不同年龄段幼儿能干的家务清单:
小班: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保持他们的兴趣很重要呦! 适合的家务:给宠物餐盘添加食物;擦干净溢出来的果汁;将书籍、杂志放好等。
中班: 可以尝试新家务,并设定一个奖励机制,如适当用小红花贴纸表示。 适合做的家务:整理床铺;倒垃圾;清理桌子;浇花等。
大班: 此时的幼儿已有相对强烈的独立欲望,建议父母制定个表格,家务完成后在上面做标记。 适合的家务:给衣服做好分类;打扫地板;保持卧室整洁等。也可增加难度,如:帮助择菜、拖地板、带宠物散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