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河南网8月14日电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为有效构建疫情防控屏障,信阳市罗山县朱堂乡党委、政府加大“社会疫苗”落实力度,引导群众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风、用公筷,让群众都成为“社会疫苗”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加强公共场所管理,严控人员聚集活动。针对各项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政策,对乡卫生院,机关单位,商超、药店等公共场所实施进入人员实名登记、体温测量、查验健康码、坚持一米线等防控措施。按照”喜事缓办、丧事简办”的要求,乡村两级建立红白喜事报备台账,严格管控农村聚集就餐现象,全面对辖区内餐饮业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禁止有发烧、咳嗽等症候人员上岗,要求拉大餐桌椅间距,控制就餐人员安全距离,主动提供公筷公勺服务,餐具定期消毒更换,全力保障食品及用餐安全。 营造健康卫生环境,加大日常消杀力度。乡机关对全乡办公及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全面清扫消杀,在进门登记处、办公室内、会议场所摆放消毒洗手液,重点部位张贴疫情宣传标语,确保各环节均能做到消杀到位。引导志愿者服务队、公益性岗位人员等重点对集贸市场、乡村主干道路进行清扫,乡保洁公司加大垃圾清运力度,避免垃圾堆积,阻隔病毒传播途径,动员群众加强自家房前屋后区域、厕所、畜圈的卫生保洁,营造健康、宜居、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强化疫情防控宣传,提高群众防控意识。按照“13710”工作机制,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确保问题逐一销号,各部门快速联动,各村(居)加强区域协查,严格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时刻关注返乡人员行程轨迹以及健康码状况,切实做好人员排查工作。创新宣传形式,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防疫知识的知晓率和参与群防群治的自觉性,紧绷住疫情防控这根弦,广泛发动群众有序加快疫苗接种,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利用生物疫苗和社会疫苗的共同作用,为群众生命健康做到双保障、双防护。(霍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