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96|回复: 0

《疫情下的我们》刘诗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9 11: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九中 八十九班 刘诗涵 辅导老师:杨蕾


令人恐惧的不是那些早已预知的灾难和危险,而是那些存在于灾难和危险之间的惶恐。

118日到1月22日四天的时间,全国上下弥漫着新型冠状病传播的惶恐。无法否认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极强,目前还没有有效药物可以及时治疗。尚且这次又恰逢我国春运,春运期间我国人口的迁移规模是非常巨大的,人员的流动也是非常频繁的,这就加剧了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能力,甚至会导致超级传播者的出现。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张旃医生说:“呼吸道变导病毒不是第一次侵感人类,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恐慌没有必要,临床经验在胜往”。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东省政府2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已经知道它出现人传人了,对患者的严格隔离,对紧密接触者的密切追踪,这个恐怕是最重要的。假如这一环节把它抓住了,没有任它发展,我不太相信以后会像SARS样充分发展。”而对于这一关键环节,则需要众多的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第二批志愿报名已经满员。申请书俨然一份生死状,他们写道:“如有需要,我自愿报名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他们有自己的小家,他们本应回家过年,他们也拥有幸福的家庭,但他们愿意奋斗在防冶第一线,与全国人民一起并肩奋斗,只因为他们想无愧于医生的使命。

这次疫情的出现也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20191224日,北京民航总院的杨文医师遭到一位患世家属的恶性伤害,致颈部严重受伤,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她去世时,51岁。也许51岁不是一个年轻的年纪,但是对于一个医生来说,51岁还可以去救治很多的人。她从医那么多年,救了那么多条鲜活的生命,可是最后却没能挽救自己的生命。我相信很多医护人员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是极度震惊的,转而又是非常的痛心。
当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很多人对医生抱有着极度的偏见。他们会黑化医生这个群体,他们会用自己的言论去攻击医护人员那一颗颗温暖善良的心。只是因为他们自身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可是你看现在呢?我们依赖的,信任的,尊重的,还是那些医护人员。是他们给予了我们希望,是他们让我们有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总有人在为这个社会逆光行走,他们背负的是光明啊。岁月带走的是容颜,不变的是那颗为人民寻光明的心。

他们奋不顾身地投身抗战疫情的人海,立下不胜不归的决心。武汉的医生们纷纷发出随叫随到的誓言。大家都在过年团聚,他们在为他人的团聚而奋斗着啊。

人是唤醒了,可良知呢?也许新型冠状病毒带给我们的还有一份提醒和警示。当我们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时,也请我们同时去体会一下那一份真真实实的医者大爱,也请我们对医者保留一份善意与尊重。

致敬每一位医护人员!不必恐慌,众志成城,,共赴难关,武汉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9 01:33 , Processed in 1.55604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