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6|回复: 0

人工智能能否应用到信阳毛尖的全自动机械化采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2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采摘机械化是否可行

能否像茶叶加工一样,在采茶环节实现机械化?从而彻底解决采茶工短缺的难题?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19年,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农机所)研究员肖宏儒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

肖宏儒团队针对采茶,发明了新梢位姿仿生调控与“弧型双坡面”采茶装置,设计了采筛复式作业机构,创制了跨行自走式仿生采茶机,手提式小型采茶机等,解决了茶叶采摘完整率及效率低的难题。

科技日报的报道显示,江浙地区的茶叶企业引进肖宏儒团队研发的设备,修剪与采摘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6—8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但是,这些采摘设备是否适用于信阳毛尖,是否适应信阳毛尖主产地的高山峻岭?

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报道则称,由于不同地方的茶园在坡度及地形上有所差异,进而在茶叶采摘作业上带来不小的挑战,从而影响了采茶机械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典型的信阳毛尖的茶园 资料图 茶人佚事 摄

这也是信阳茶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资料显示,信阳茶区主要分布在丘陵以及山区,尤其是高海拔的茶园,地形复杂,坡陡路险,采茶工爬上去都考验体力。

茶学专家、信阳农林学院学院教授郭桂义直言:目前看不出信阳毛尖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采摘的希望。刘文新和很多受访的茶场管理人、经营人一样,都称还没能找到适合信阳毛尖采摘的采茶机。

“信阳地处江北茶区,茶树主要在丘陵和坡地生长,加之北方茶区茶叶生长的独特属性,很难实现依靠机械化采摘名优绿茶原料。当然部分低档的、对原料要求不高的茶叶,可适当尝试机械采摘,但目前而言这不是信阳毛尖的市场主流。”刘文新说。

食品机械设备网有文章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采茶机械将融入更多智能元素:发展采茶机器人的研究,涉及机械臂高精度控制技术、茶叶机器视觉智能识别技术等,以实现全自动化、智能化采茶,解决茶园采茶机械化推广应用面临的技术难题。

对此,信阳不少茶叶从业者表示期待,但认为远水解不了近渴,“基本不能抱指望”。

业界:品牌提升才是救赎信阳毛尖的“王道”

如果不能解决采摘的机械化、自动化,唯一可走路的,就还是人工采摘。

▲信阳毛尖的加工车间

▲信阳毛尖的加工车间

要人工采摘,就必须进一步提高人工采摘报酬。提高采摘成本,就要提升茶叶市场价格。而正常情况下,提高价格,就势必影响市场占有率。

怎么解决这样的恶性循环?

信阳多名茶商认为,信阳毛尖要实现市场份额和产值的同步提升,还得依靠中高端为主的名茶和名牌,

市场份额不高、品牌不强是制约信阳茶叶持续做大做强的主要矛盾,要提高茶农的种茶积极性、实现茶区因茶而富,因茶脱贫,就要在品牌上和市场下下功夫。

刘文新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信阳茶产业代表人物,其掌舵的文新毛尖茶叶集团,是信阳市唯一年销售超过15万公斤的大型茶企。刘文新多次呼吁政府在打造公共品牌和企业名牌上加强投入力度。

“市场份额不高、品牌不强是制约信阳茶叶持续做大做强的主要矛盾,要提高茶农的种茶积极性、实现茶区因茶而富,因茶脱贫,就要在品牌上和市场下下功夫。”他说。

推广品牌需要足够大的资金投入。刘文新曾建议:设立信阳茶叶品牌专项基金,按比例由省级、市级、县区级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和企业自筹等方式共同加大投入,借用公共影响力大的宣传平台,扩大信阳毛尖这一公用品牌在全国各大名优茶类中的品牌地位和市场份额,让信阳毛尖品牌更强、价值更高、影响力更大。

提升品牌更需要推广人的智慧。2018年,信阳毛尖原来最大的经营企业信阳毛尖茶叶集团轰然塌架,信阳毛尖整体品牌推广由“五云”、“文新”和政府“三驾马车”共同担当的格局打破。信阳毛尖曾经轰轰烈烈的品牌打造告一段落。纵观全国,茶叶销售基本进入“讲故事”的境界。本来就不怎么会“讲故事”的信阳毛尖,在全国茶叶市场上的声音从此更加喑哑。

在电商已经深入到当代每一个角落的互联网时代,面对新冠肺炎这张意想不到的“考卷”,信阳毛尖如何自救和发展?我们期待相关方面给出更好的答案。

疫情之下采茶工缺口50万人,信阳毛尖身价或上涨40到80元/斤

采茶工报名电话联系方式:

记者 176037666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5-17 20:07 , Processed in 1.1792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