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13|回复: 0

一间容纳四百多人的教室,为何叫“八百人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5 09: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教育报推出“弦歌·回望抗战烽火中的大学”系列报道。

回望往昔,那段风雨兼程的过去虽已定格成永恒,但一座座凝结着先辈信念的“精神地标”却傲然矗立。它们既是民族危难中文脉赓续的有力见证,也是今日传承赤子情怀的鲜活纽带。中国人民大学的“八百人大”教室背后藏着怎样的过往?又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让我们一同探寻——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1939年4月13日晚
一场音乐会正在上演
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座无虚席
《黄河大合唱》首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黄河大合唱》首演合唱团队——抗敌演出队全体成员合影
据中国人民大学前身
陕北公学首任校长成仿吾回忆
1938年夏天
陕北公学师生来到
延安城北门外的小沟坪
“自己动手盖了一个大礼堂
可容八百人
下雨天就有大教室上课了”
这座“大礼堂”正是陕公大礼堂

陕公大礼堂
由于日寇数次轰炸延安城
致使城内原有的会议场所不宜使用
陕公大礼堂时常为
中共中央、西北局和
陕甘宁边区政府等办会所用
大礼堂见证了中央党校开学典礼
见证了毛泽东同志
《整顿学风党风文风》
(即《整顿党的作风》)、
《反对党八股》演说与报告
从而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
接受党性教育与文化熏陶
不断抵达历史深处
感悟历史的深刻启迪
1964年
人民大学建造了一间大教室
堪比陕公大礼堂
这座教室也能容纳八百人
用于举办各种活动
被人民大学学子亲切地
称为“八百人大”
后来
“八百人大”教室经历了改造
座位数从八百个减少至六百多个
2014年,人民大学投入资金
再次对其进行修缮
如今,“八百人大”教室
总座位数为430个
新的座椅由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基金会组织校友捐赠
背面还制有
含捐资者姓名的纪念铭牌

中国人民大学“八百人大”教室
对人民大学来说
“八百人大”不仅是
当之无愧的“精神古迹”
更是串联起人民大学
无数印记的载体:
“一二·九”合唱比赛
各路名家座谈
学子原创舞蹈、
话剧、民谣演出……
这里经常座无虚席
如同当年的陕公大礼堂一般
默默迎接、欢送了
一批又一批胸怀家国的先锋分子
时光流转
虽然座位数量、
整体环境几经变化
但“八百人大”这个名字
却如印记般从未更改
它已经超越时间刻度
鲜活在每一名
人民大学学子的记忆深处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年8月11日04版,原标题《一间教室与红色文化传承》
本文作者|中国教育报记者 王强 房子芯 采访整理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供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28 15:22 , Processed in 1.33443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