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息县人民医院 院前抢救病人时间最为宝贵,迅速而高效地建立起血管通路对抢救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抢救中,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休克患者、肥胖患者、血管条件差、恶病质、严重烧伤患者,开通外周静脉通路IV(静脉留置针,头皮针)是困难的,而尝试开通中心静脉通路比如PICC和CVC,不但耗费时间长,而且成功率低,往往使得抢救错过最佳时间窗。电驱式骨内输液系统可以在60秒内建立输液通道,满足黄金4分钟要求,建立时间明显短于IV和CVC,血管通路的建立在复苏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近日,息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已成功开展此项技术,患者为一75岁老年男性患者,因交通事故致多发伤入院。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果断为其成功穿刺建立骨通路。 

骨髓腔是由网状的海绵静脉窦状隙组成,经中央管、滋养静脉和导静脉与血液循环相通。因此,输入骨髓腔内的药物和液体可迅速、有效地进入血液循环。实验证明,当外周静脉塌陷,无法建立通路;中心静脉置管困难,多次穿刺不成功时,骨内静脉通道依然保持开放,60秒内建立通路,且有较大通透性,从而为临床急救用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替代途径,大大提高了急诊抢救病人的存活率。 
经骨髓腔输液技术在急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为医护人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为急诊科技术的提升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息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 急救热线:0376—592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