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济美锐大药房 糖尿病一旦找上门,控制血糖便成了“终身大事”。尽管平时千小心万仔细的,但身体机能或多或少还是会受到影响。
就比如很多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忽略的口腔问题。
当血糖升高时,唾液中的糖分也会随之增加,这样便有利于口腔内细菌的滋生。另外,当糖尿病患者免疫状态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也会为感染“开绿灯”。
那么糖友们容易受哪些口腔疾病的困扰呢?该如何应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图源:soogif
糖尿病容易出现哪些口腔问题?
- 龋齿。口腔中天然含有多种细菌,当食物和饮料中的淀粉和糖与这些细菌相互作用时,牙齿上就会形成一层叫做“牙菌斑”的黏性菌膜,称为牙菌斑。牙菌斑中的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的表层(牙釉质和牙本质),引起蛀牙和牙龈疾病。而且血糖水平越高,糖和淀粉的供应越充分,就会有越多的酸腐蚀牙齿。
- 早期牙龈疾病(牙龈炎)。糖尿病会削弱机体抵抗细菌的能力。如果你没有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线来清除牙菌斑,它会在牙龈线下变硬,形成牙垢(牙结石)。牙菌斑和牙垢在牙齿上残留的时间越长,对牙齿根部的牙龈造成的刺激就越大。一段时间后,牙龈会变得肿胀并容易出血,这就是牙龈炎。

- 晚期牙龈疾病(牙周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牙龈炎会导致更严重的感染(牙周炎),进而破坏支撑牙齿的软组织和骨骼。最终,牙周炎会导致牙龈和颌骨与牙齿分离,引起牙齿松弛甚至脱落。牙周炎往往在糖尿病患者中更为严重,因为糖尿病会降低机体抵抗感染的能力并减慢愈合速度。像牙周炎这样的感染还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使糖尿病变得更难控制。定期清洁牙齿可以预防和治疗牙周炎,也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
- 鹅口疮。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鹅口疮,这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感染。鹅口疮的表现包括口腔疼痛,伴随白色或红色斑块。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鹅口疮的形成。
- 口干。有些糖尿病患者的唾液分泌量减少,这种情况称为口干。如果没有足够的唾液来保持口腔湿润和清洗牙齿,你可能会有蛀牙、牙龈疾病和鹅口疮的风险。

图源:soogif

如何做好口腔护理?
为防止牙齿和牙龈受损,认真对待糖尿病和牙齿护理尤为重要。糖友除了控制血糖外,还需要注意牙齿的全面清洁,这样才能远离过早的“牙齿脱落”。
- 管理好糖尿病。监测血糖水平,按医生指导将血糖水平保持在目标范围内。血糖控制得越好,出现牙龈炎和其他牙齿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 每天至少刷两次牙。最好在早晚及进食后各刷一次。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避免用力或粗暴地刷牙,这样可能会刺激牙龈。考虑使用电动牙刷,特别是当你患有关节炎或其他使人很难彻底刷牙的疾病。至少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 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使用牙线有助于清洁牙齿间和牙龈线下的牙菌斑。如果普通牙线无法进入牙缝,请使用打蜡牙线。如果很难用手勒住牙线,可以使用牙线夹。

图源:soogif
- 定期接受口腔科检查。每年至少去看两次口腔科医生,接受专业洗牙、X线检查和其他检查。
- 告诉口腔科医生你患有糖尿病。每次去看口腔科医生时,都要提醒医生你患有糖尿病。
- 留意牙龈疾病的早期迹象。如果有任何牙龈疾病的迹象,包括牙龈发红、肿胀和出血,一定要告诉口腔科医生。同时也要提及其他症状和体征,比如口干、牙齿松动或口腔疼痛。
- 不要吸烟。吸烟会增加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包括牙龈疾病甚至牙齿脱落)的发生风险。

图源:soogif
保持口腔卫生,控制口腔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这样对血糖控制和口腔健康都十分有益。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知识库,由惠每医疗审核,授权高济医疗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