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普信阳 2021年10月,某县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到一家碳锅烧烤店参加聚会,在吃饭的过程中,妻子和孩子以及另一名聚餐人员突然出现不适、昏迷,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经诊断,三名患者因在密闭环境内吃碳锅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10月27日,平遥某村村民在家中烧蜂窝煤取暖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该事件导致一家四口三人死亡。
10月31日,某市一企业职工宿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该事件导致4人抢救无效死亡和3人受伤,被初步判断为员工在相对密闭的宿舍内洗澡时间过长,因通风不畅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据有关报道,江西某医院在两天内共接到3起共11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是由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每年冬季是我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在此,河南省疾控提醒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大家也要防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了解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及应对措施,为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筑起安全屏障。
1、什么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俗称“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无警示作用,故容易由于忽略而导致中毒,它主要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引起机体组织细胞缺氧。区别于生产场所发生的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泛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2、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危场所 


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一氧化碳,易于忽略而致中毒。那么室内使用煤炉、炭火进行取暖或做饭而又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厨房内的煤气、天然气管道有漏气、开关松动,卫生间或浴室内安装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都容易引起一氧化碳的聚积而致中毒。此外,狭小密闭的车库、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的地下室、长时间不开窗的空调车也是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场所。
3、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轻度中毒:以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脑缺氧反应为主要表现。经治疗,症状可迅速消失。
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出现面色潮红,口唇、指甲、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面颊、前胸、大腿内侧尤为明显),多汗、意识模糊、运动失调、瞳孔对光反应、角膜反射迟钝、嗜睡、短暂昏厥等症状。经抢救可较快清醒,恢复后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重度中毒:因脑水肿而迅速出现深度昏迷,肤色灰白或青紫,多有呼吸抑制、肺水肿、呼吸衰竭或者心力衰竭等,可造成死亡。
4、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 采暖时,有条件的尽量选择集中供暖方式;
室内使用煤炉等取暖时,要安装烟筒,烟筒接口处要避免漏气,伸出室外的烟筒要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煤气倒灌,并要定期清理烟道,保证烟道通畅,室内安装风斗等,保证室内通风;
购买正规厂家生产、质量合格的燃气、煤气灶具和热水器,并请专业人员进行安装,不要私自更改燃气、煤气管道设施;
燃气、煤气热水器尽量不要安装在浴室内,洗澡时开窗通风。定期检修燃气、煤气灶具的气罐、减压阀、皮管、管道,发现有老化、破损、锈蚀、漏气、开关松动等问题时,应及时进行维修更换;
车库、地下室等通风不良环境下不要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
车在行驶中使用外循环模式开启空调,并不时开窗通风,不要在开空调的车内睡觉,定期检查汽车排气系统,防止排气系统一氧化碳泄露;
有条件的最好在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场所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5、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紧急处理 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呼吸新鲜空气是关键,应迅速将中毒者移离中毒现场到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来源:河南疾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