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紧密型医共体?
紧密型医共体是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新型医疗卫生组织与服务实现形式,是以县级及以上医院为牵头单位,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实行区域集团化管理,医保基金实行按参保人头总额预算方式支付的一项综合改革。
二、为什么要实施紧密型医共体改革?
1、是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有效手段。
2、强力推进层级带动,以强带弱,巩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升区域内医疗卫生事业较快发展。
3、方便群众就医,让群众就近享受县级医疗机构优质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战成果。
4.构建群众、医院、政府对健康的同向激励机制,加强疾病防控,促进全民健康。
三、实施医共体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牵头医院通过派驻专家团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让优质技术、优质服务、优秀专家和骨干医师下基层,患者就近享受县级医院专家服务。减少住院病人外流,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实现县域就诊率达到 90%的目标。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维护群众身体健康。
四、推进分级诊疗的意义是什么?
分级诊疗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由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诊疗。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主要开展基层首诊,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疑难危重疾病转诊服务。牵头医院承担一般疑难疾病诊治,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和转诊服务。牵头医院无能力诊治的疑难复杂疾病上转省、市协议定点医院诊治。
五、分级诊疗对患者有什么好处?
1.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诊治,起付线和医疗费用低,报销比例高,病人少花钱,比如:一例阑尾炎手术,如果在乡级治疗,医疗总费用应是 2183 元,医保报销 1700 元,个人只需自付 483元;如果在县级治疗,医疗总费用为 3039 元,医保报销 1970 元,个人需自付 1069 元;如果在省级治疗,医疗总费用可达 21982.39元,医保报销 7902.27 元,个人需自付 14080.12 元。
2.对逐级转诊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快捷方便,避免盲目就 诊,减少交通、陪护、生活费用等不必要的浪费。
3.对复杂疑难疾病,可通过远程门诊、远程会诊、定向转诊以及转到省级大医院并帮助联系专家诊治,最大限度节约患者就诊时间,解决看病“托人”的问题。
六、双向转诊流程怎么走?
上转流程: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共体牵头医院市、省协议定点医院。
下转流程:医共体牵头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对慢性病病人进行管理,开展随访,指导康复)。
七、对逐级转诊病人县内医疗机构有哪些优惠政策?
1、县内逐级转诊的病人到牵头医院就医凭转诊单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2、通过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首诊并转诊的住院患者凭有效转诊单免收县级医院挂号费,由导医直接引导到科室。
八、对非逐级转诊直接到县外医疗机构就诊病人医保报销有什么影响?
“其医疗费用报销按规定比例降低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