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茶"的名字叫"茶"之前,信阳毛尖就有了。信阳毛尖可以说是始于东周的。 茶,最早叫荼、茗、葭萌……。据考证,到了唐代才正式叫茶。茶从一开始出现,就受到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的亲睐,由于云贵川距当时的都城路途遥远,茶叶转运困难,保鲜储运技术达不到等原因,茶叶到达贵族口中时,已失去了其应有的品味,于是由茶叶的转运变成茶树的迁移。 东周时期,河南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当时京都在洛阳),茶树沿川陕大道向北传入陕西。由于秦岭以北气候寒冷,茶树不能向西北推移,只能沿汉水东移。人工种茶沿汉水经湖北襄阳引种到河南信阳,之后又向东传至光州(今光山一带)、潢川、商城、固始等地。战国时代,安徽、山东成为政治、经济中心,茶树再向东移入安徽西部寿州(六安),就形成了著名的淮南茶区,这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八大茶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素有"茶圣"之称的唐代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有"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今信阳一带)、舒州次……。"之说。《茶经》问世后,"茶"一词被官方和民间广泛采用。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惊叹"淮南茶,信阳第一"。 茶传入信阳后,随着官府和寺庙僧众的推广引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了宋代,信阳茶区又有扩大,除信阳、光山有卖茶场外,固始、商城等也被列入当时的国家重点茶区,信阳成为全国13个卖茶场之一。北宋时期,信阳产茶叶达10万斤,占全国13个卖茶场交易总量的五分之一。到清朝,信阳种茶面积又扩大到六个县,面积达2万亩,产量约300吨。清朝末期,成立了"八大茶社",随着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炒茶师傅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别人的炒制技术,结合实际,1913年终于创制出了用生熟锅大帚把炒制,经过杀青、揉捻、理条、烘干、捡剔等主要工序制作的信阳毛尖。1915年,为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举行万国博览会,在博览会上信阳毛尖一举夺得金奖。从此,信阳毛尖成为河南省的优质绿茶代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