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鑫 杨小燕 
“因为高中学的是历史方向,所以我的志愿填报更倾向于北大的哲学、中文、经济管理、法学等专业。这些专业可能更有利于毕业后的考公考编。”6 月 27 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毕业生王悦时,她正聚精会神地研究和对比清华、北大各学科的设置详情,并分析各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今年高考中,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王悦考出了优异成绩。她的学习秘诀是什么?对未来的人生规划是否清晰?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查分时刻:家庭 “锣鼓喧天” “当时我在刷新查分网页时,手一直发抖,连按了好几次鼠标都没点准。后来终于核对了准考证和考生号信息,点击查询看见成绩后,我立刻大叫着跑去房间和妈妈分享这个好消息。” 王悦兴奋地向记者回忆道。 
在高中生涯中,母亲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支持。“每天早上她都坚持送我上学,晚上再接我回家。因为我在校时间很长,她总是提心吊胆,非常操劳。真的很感谢妈妈的付出。” 她懂事地说道。 未来规划:高考只是 “中转站” 关于未来,王悦有着超越年龄的冷静。她谦逊地表示,即便考上好大学也不能松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进入新平台后,必须向更高目标努力。” 她认为,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中转站,未来的路还很长。“以前我们聚焦学业,上了大学后,我们需要全方位提升自己,比如社会实践、人际交往、学识拓展等。文凭或许能让你见到某些人,但能否获得赏识,还得靠真本事。” 为了不荒废假期,她早已列好 “三件事”:做家教补贴家用、学一项才艺、管理形象提升气质。 专业选择:考公考编的 “稳妥路径” 谈及专业选择,王悦思路清晰,考量更显务实:“身边很多亲戚都在为考编发愁。普通家庭资源有限,考公考编是相对来说更稳妥的路径。从现实角度看,中文或政治专业或许更有利于这类考试。” 为此,她还会刻意涉猎历史、哲学类书籍,“父母总说要懂‘人情世故’,有情商,多看课外书才能看清现实世界的模样。” 历史情结:以史为鉴,看清未来 尽管如此,王悦仍难掩对历史的热爱。“中国人要有民族认同感,了解来路才能看清未来。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能帮我们把握时代发展规律。” 她还分享了学习技巧:一是夯实基础,闭卷考试必须强化记忆;二是总结题型,针对性练习;三是保持 “题感”,通过机械化训练形成自然反应。 

成功秘诀:努力 + 心态 + 自知 采访中,王悦成熟的心态和清晰的规划令记者印象深刻。谈及高考超常发挥的原因,她复盘道:“成绩和状态息息相关,时高时低很正常。但老师们会及时帮助我们调整心态,保持平稳。” 
如何让高考不留遗憾?王悦总结了三点:首先,努力是基础,没有捷径;其次,心态是关键,允许一切发生,不因一次考试波动自乱阵脚;此外,认清自身实力,紧跟学校复习节奏,针对性补足短板,确保优势科目稳定发挥。
“无论在高考还是未来人生中,保持平和心态都至关重要。” 她笑着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