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915|回复: 0

教育叙事:高三年级优秀教育叙事选登 原创 校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0 08: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倾听生命的拔节,捕捉成长的微光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赴一场双向奔赴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更好地承载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本着“让学生成长,让教师成就,让学校发展,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 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息县一高本学期正式启动撰写“教育叙事”工程。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培德对“教育叙事”非常重视,他倡导广大教师:通过撰写教育叙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育人观、评价观、教学观。倾听生命的拔节,捕捉成长的微光,与生共长。



高三年级优秀教育叙事选登
让课堂有话说


高三物理组王红

教师简介
王红,中小学二级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对学生循循善诱,耐心引导。曾荣获县“教学标兵”、“优秀教师”的称号,并曾在县优质课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坚持用心教学,用爱育人。


在我接手16班的第一天,我的目光便急切地在这群充满朝气的孩子们之间游走,想要尽快熟悉每一个面孔。而郑亚婷同学,很快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在随后的课堂提问中,我发现她是一个让我深感需要耐心面对的孩子。每当问及某个知识点或者问题时,她常常毫不犹豫地回答“不知道”,但我察觉到她并非完全不懂。相反,她的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上游,这表明她具备相当的知识基础。

我明白她其实是一个内心充满斗志的孩子,只是缺乏一些合适的方法和外界的鼓励。于是,在某次课堂上的常规情景分析时,我再次向她提问,她的回答仍旧是“不知道”。然而,这次我没有让她轻易地坐下。我要求她将题目读一遍,并从她熟悉的地方开始引导。我引导她回忆题目所涉及的运动、相关的公式并在黑板上一一列出的数据与公式的对应关系。然后,我将这些数据带入公式中,让她明白如何通过计算得出答案,就这样,一步步地解开了这道题目。我注意到,在她那双明亮的眼睛中闪过一丝惊讶。而后,我利用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次向她提问,这次,她的回答不再是简单的“不知道”,而是开始分析题目的选项了。看到她的进步,我内心充满了欣慰。

近几年随着物理课程难度的逐渐增加,以及课堂任务的繁重,许多学生都变成了“看客”,这使得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学生的思考力也无法得到充分的调动。看着学生们在课堂上逐渐变得沉默,我深知,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首先得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开口说话,而且要说有用的话。这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想法,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在有效的互动中才能促进教学相长。


教和学的双向互动


高三生物组秦小亚

秦小亚,2015年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十年前后的教育探索,在一轮又一轮的高考,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中,她始终坚信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值得被肯定,值得被注视。



如何实现“教学相长”呢?那必定就要使教和学发生双向互动!如何实现双向互动呢?那就需要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对话机制,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共同参与生活和学习。

寂静的夜,安静的学,教室内只有偶尔的翻书声和孩子们埋头做题的身影!我轻轻走到讲台下,不一会儿,我发现有位同学在画画,我站在她旁边生气地说:“现在是生物自习,把你的画本收起来,生物资料书拿出来!”她满脸通红地说:“老师,我作业完成了。”我立即翻看了她的资料书,发现她确实每节都写了,并且都有上课的笔记。我语气缓和道:“预习任务完成了,你可以把课本找出来仔细地阅读一遍,一轮复习必须得狠抓基础,注意教材的边边角角。”她羞愧地说:“老师,对不起,下次不会了。”我温和地说:“画得那么好,你是艺术生吗?”她微笑着说:“不是,我只是热爱绘画。”这是我第一次认识朱远利。

随后,相处的日子越久,我发现在生物课堂上,她一直很认真专注,热情开朗,积极地和我互动,每次的限时练成绩都是前几名。在课下,我们交流学习和生活的问题,亦师亦友。去年教师节,学校举办教师肖像画比赛,课前三分钟候课时,我在教室里检查预习的情况,朱远利同学说:“老师,别走,你看这是我画的你的肖像画。”我惊讶地说:“哇,厉害啊!画得很好,把我美化了太多了!谢谢!”最终这张画像出现在展板上,现在还留在我的手机里呢!她总能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自己的时间来作画,不时地把画作送给我,或者让我欣赏。去年第二次大考她的生物成绩取得了班级第一。她总能平衡好学习和兴趣,她在我眼中就像一朵向日葵,每天都能充满活力,充满阳光!

当然,我和她的互动不止课下还有课堂。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同时这种互动使得我们亦师亦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向奔赴的过程,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必经之路。


精彩回顾

1.教育叙事:高三年级优秀教育叙事选登
2.教育叙事:高二年级优秀教育叙事选登
3.教育叙事:高三年级优秀教育叙事选登
4.息县一高省级课题申报答辩评审会顺利召开
5.息县一高“校长杯”篮球联赛盛大开幕!


编辑:李园园 责编:杨晓勇
主编:曹金华 编审:王培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5-25 06:07 , Processed in 1.4577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