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的浪潮与教育创新的脉搏同频共振,2月24日,十三小北京路校区迎来了一场充满未来感的教育盛宴——“解锁AI神器,赋能未来教育”AI智教未来应用研讨会。全校教师以技术为笔、以情怀为墨,在智慧教育的蓝图上挥洒创新实践,呈现了一场集科技感、人文性与教育深度交融的思想碰撞。 
余校长会前致辞

会议由张万霞主任主持


科技暖流:听见成长的心跳 教师们围绕“技术赋能与教育初心”展开思辨,林艳老师以公众号智能创作为例,强调“AI可以优化表达形式,但文章的温度与教育情怀永远来自教师”。葛瑶老师用AI谱写了一曲属于杉园的原创歌曲,这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音乐魔盒”。







AI赋能课堂:让知识“活”起来 黄紫薇老师利用AI技术形成交互式课堂,为课堂赋能新形态增加新的生机。高明月老师展示了AI艺术生成工具的神奇魔力。陈可老师运用AI设计制作动态知识滚动小软件,让知识动起来提高课堂趣味性。







精准教学: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策” 张万霞、王新阳、张月艳老师带来了“AI智能题集”。在解决疑难问题时,AI是智能助手,为数学教学提供了趣味化、直观化和个性化的支持,助力学生打好基础,享受学习的乐趣。





张兰兰、黄磊、汪依琳老师创新实践AI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开拓多元化教学设计。







思辨时刻:技术洪流中的教育守望 多位教师展示了AI如何成为备课的“智慧助手”。韩璐老师以“备课指令结构化表达”演示了如何利用AI工具生成并优化理想的教学设计。王爱珠老师通过智能化工具提升教学素材,有效缩短了创作时间。刘兵、彭钰老师演示AI生成PPT、表格方面利用。 









以心育心: 教育者的不变宣言 
研讨会尾声,余岚岚校长以《礼记》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勉励全体教师:“做技术浪潮中的主动学习者、创造性应用者,让AI真正为学生的成长赋能!”这场持续3小时的AI应用研讨会,不仅展出了各类AI教育应用成果,更在每位教师心中种下了“智教融合”的种子。未来,十三小教师将继续以AI为舟,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驶向“既有智慧火花,又有人文温度”的新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