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总是过得飞快 转眼间 寒假余额已经不足 临近开学 你家孩子是否也有以下表现?

和被窝难舍难分 和电视依依不舍 和手机形影不离 情绪低落,兴致不高 ……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人们经历较长假期或休闲时光后 一旦马上进入工作、学习状态 会在心理和行为层面 出现一时难以适应的情况 需要调整过渡 才能找到学习的节奏 这是正常的适应性过程 因此 
为了让孩子们能顺利地 从“寒假模式”转换到“开学模式” 从容而自信地迎接新学期 剩下的时间里 要慢慢开始收心 为新学期做准备啦!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实用的收心攻略 家长朋友们赶快用起来吧!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收心”工作应从家长做起,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同时,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 

01.
调整生活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 做好身体状态上的准备,是孩子收心的第一步。 
骤变会加重身体负荷,孩子的作息调整应循序渐进,每天提早10分钟睡或早起; 参考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提前让孩子适应; 除了调作息,饮食的调整也要跟上,尽量以三餐为主,减少零食、夜宵等的摄入。 在此过程中,家长要扮演好引导者、示范者的角色,做到态度坚定且温和。

02.
回顾假期,整理好心情 家长和孩子一起为寒假“收尾”,从心理上为开学做好准备。 
回顾放假期间的经历体验; 对照之前制定的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做完,哪些还未完成,及时总结分析; 聊聊学校、老师和同学,增强“准备开学”的心理暗示,激起孩子对新学期的期待。 
03.
增强体质,释放压力 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有效释放压力。 
制定运动计划:每天安排 30 分钟至 1 小时的运动时间,可以选择跳绳、跑步、打篮球等孩子喜欢的运动项目。 亲子运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运动,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鼓励孩子坚持锻炼。 运动安全: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避免孩子受伤。

04.
看见并理解孩子的情绪 有些孩子面对开学会产生紧张情绪,需要家长主动进行疏导。 
倾听孩子心声,主动跟孩子交流,可以缓解孩子内心的脆弱和不安,谈心过程中适当强化孩子在学校里曾经有过的正面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帮助孩子宣泄个人的不良情绪,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

05.
制订目标,迎接新学期 新学期、新气象。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展望下未来,提前做好新学期的规划和打算。 
全方位计划:包括学业、兴趣爱好、体育锻炼等。 可实施性:确保计划切实可行,避免给孩子带来过大压力。 提前制定学习计划、树立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06.
允许缓冲阶段 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还未成熟,长假过后,孩子的心理反差大,如果不注意调节就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如厌学等,他们自身难以控制和调节这些问题。 
家长要理智对待,不必盲目给孩子加压,也不必提前焦虑,允许他们开学后度过一段过渡缓冲期,慢慢适应新学期的生活。收心工作为什么要提前做?就是希望各位家长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用温和从容的方式,帮助孩子回归到上学时的精神状态,避免增加孩子的焦虑情绪。
同时提醒家长朋友们帮孩子收心时这些常有的“误区”请务必注意避免! 01
“断崖式”收心 误区 凡事都有过程,收心不可能一步到位,作息要慢慢调整,学习要慢慢增量,孩子才能慢慢适应。 02
“一刀切式”收心 误区 不要强行取消孩子的所有娱乐活动,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逆反情绪,请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孩子共同商量如何收心。 03
“填鸭式”收心 误区 开学前后,孩子会有一段过渡适应期,家长别给孩子制造太大压力,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04
“放纵式’收心 误区 无论何时,家长都不能对孩子撒手不管。家长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最终都会在孩子身上一一体现出来。


孩子开学前“收心”,家长开学后“放心”。希望这份开学“收心”攻略能帮助家长和孩子顺利度过开学前的过渡期,让孩子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祝愿孩子们在新的学期里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