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家信还是不信,房地产在经过二十多年的野蛮发展之后,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不缺房的时代,只要你愿意,到一个小城市花两三万都可以买到一套房子。 《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我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为3.2,平均每户居住面积达到111.18平方米。
当然,一切的数据并不是说人人都有房住了,每个人都现实意义上不缺房子住了。其实我国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房地产结构性缺房,比如有的人要了二胎或者三胎,那么之前住的小标间或者小两房就不够住,需要换一个更大的房子。 比如有的人在老家县城有房子,但是到了外地打拼了十几年,依然租房住,那他在这个城市就依然缺房。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不是说搞什么平均分配,而是通过市场机制的手段,倒逼闲置的房子回到市场上,通过交易完成二次分配。 所以可以预测,未来房地产的发展模式必然是随着大环境的改变也同时在不断更新着。有位房产大咖说的一句话个人非常认同,她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住房需求,从老破小到小高层到电梯三房,到如今的大平层,大家投资房产一定要紧跟时代趋势走,识别出真正的优质资产。 其实,不管是刚需还是投资,我们都要识别出真正的优质资产。其实这个真的不想过多解释,因为有些人总是认为自己买一套房子就是要住一辈子的,一套房子要传好几代人的思想真的要放弃了。 房子也是商品,它也会变老、变旧,所以,不要抱着一套房子过一辈的观点。还有就是,当你遇到特殊情况急缺钱的时候,你就会深刻明白房子的好坏是多么的重要,总之,只有当你卖房的时候才会明白,不动产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说了这么多未来房地产发展趋势如何?房价还有继续上涨的可能吗?对此,据证券时报网11月7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谈到了很多关于房地产的相关话题,也正面回应了房地产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释放了诸多信号,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信号一:当下我国的房子已经够住,后续需要做的是房子结构性调整 所谓的结构性调整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我国的人均住房面积其实真的不低了,这个相信没人反对吧。但是这些房子有一大部分是农村自住房,也就是所谓的宅基地。但是在大城市,很多人都是外来打工,面对一两万的房价他们依然是缺房子的群体。 也就是说,未来国家要对房地产做结构的优化调整,让房子重新分配,在新的市场分配机制下,让房子动起来,给需要房子的或者没有房子的做分配。 信号二:房地产依然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张青松表示,国家一方面出台利好政策稳定房地产,另一方面,中国城镇化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每年有1000万农村居民迁移至城市定居,反映内地住房的刚性需求仍在,相信未来住房改善性需求仍大。对中国楼市未来仍相当乐观。 信号三:当下的房地产调控是正常的,现在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文章开头就说过,未来虽然保障房会大量供应流入市场,很多人的基本住房问题会解决,但是保障房和商品房是两个不同的群体,他们是无法共融的。所以,未来的市场必然会逐渐向改善靠拢,那些容积率高,户型小,以及房龄较长的房子,其价值会逐渐缩水,即便整个大市场变好,依然难以跑赢基本面。 总之,未来的楼市中两类人还会从中受益:一个是有自住需求的刚需购房者。政策的加持下,买房人能享受到实际优惠;二是“三道红线”都达标,并且坚持做好房子的房企。 改善时代即将到来,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在不断提高,刚需住房需求会逐渐得到解决,并且房贷利率已经下降,买房成本降低,未来刚需和优质房企必然会是最大受益群体中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