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星妈会 添加辅食,是“人生大事”!有些辅食,看起来很好,可实则营养有限,甚至含有害物质,长期食用,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快来看看,以下这些“坑娃”辅食 ,你中招了吗
煮菜水:没营养,有农药残留
不管是添加辅食前还是添加辅食后,给宝宝喝煮菜水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蔬菜中的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主要存于菜叶、菜杆中。给宝宝喝煮菜水,能摄取到的营养成分非常有限。
而且水煮蔬菜的过程,蔬菜上残留的农药和所含的草酸会溶解到水中,有可能危害健康。
星妈辅食指南
√ 直接给孩子吃蔬菜,如果宝宝太小不能咀嚼,就做成菜泥给娃添加;
√ 给宝宝吃的蔬菜,最好先焯一次水,可以减少菜上的农药残留。
果汁: 易造成挑食、蛀牙
很多星妈认为:“自制果汁美味营养,纯天然无添加。” 错了错了!
喝果汁容易有饱腹感,而且榨果汁的过程丢失了水果最宝贵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低营养的果汁占据了宝宝小小的胃,必然会减少正餐的摄入量,长期如此会导致营养不良。
另外,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过早添加会让宝宝习惯甜口味,容易引起挑食。长期大量饮用,还会增加蛀牙、肥胖的风险!
星妈辅食指南
√ 1岁以下宝宝不建议喝果汁,1岁以上也要少喝、适量。水果,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喝”的。

各种糊糊:影响咀嚼能力
有些家长认为越烂的食物,越容易消化,所以长期给宝宝吃糊状的食物。
其实随着宝宝牙齿发育,糊状的辅食无法锻炼咀嚼能力,会影响孩子发音、语言表达。很多宝宝说话晚,就是因为辅食添加不当引起的。

不同月龄宝宝,具体怎么吃呢? 专家笔记给你整理好了,收藏先👇
不同月龄宝宝,辅食添加要点
❤ 6-8月龄
辅食种类:首先补充含铁丰富、易消化且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稠粥、蔬菜泥、水果泥、蛋黄、肉泥、肝泥等,逐渐达到每天能均衡摄入蛋类、肉类和蔬果类。
辅食频次:由尝试逐渐增加到每日1~2餐。
数量:每餐从10mL~20mL(约1~2勺),逐渐增加到约125mL(约1/2碗)。因考虑到辅食摄入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以不影响总奶量为限。
辅食性状:从泥糊状逐渐到碎末状。可用舌头压碎的程度,如同软豆腐状。

❤ 9-12月龄
辅食种类:在8月龄基础上引入禽肉(鸡肉、鸭肉等)、畜肉(猪肉、牛肉、羊肉等)、鱼、动物肝脏和动物血等,逐渐达到每天能均衡摄入蛋类、肉类和蔬果类。
辅食频次:规律进食,每日2~3餐,1~2次加餐,并继续母乳喂养。
数量:每餐逐渐增加到约180mL(约3/4碗)。
辅食性状:碎块状及婴儿能用手抓的指状食物。可用牙床压碎的程度,如同香蕉状。
❤ 1-2岁
辅食种类:食物种类基本同成人。逐渐增加种类,最终达到每天摄入谷类、肉类、奶类、蛋类、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类等常见食物中的四类及以上。
辅食频次:每日3餐,2次加餐。
数量:每餐从约180mL(约3/4碗)逐渐增加至约250mL(约1碗)。
辅食性状:块状、指状食物及其他宝宝能用手抓的食物,必要时切碎或捣碎。可用牙床咀嚼的程度,如同肉丸子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