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96|回复: 0

世上再无赵冠谦:毕生致力于居者“优”其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8 15: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赵冠谦 图片来源:中国建筑业合作平台专家智库
  我谈不上作了重大贡献,只是自己以务实精神和对居住环境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开发普通百姓的安居乐园尽了一份力。
  中房报记者 许倩 北京报道
  2022年5月5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总建筑师赵冠谦,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2岁。
  他是新中国70年住宅发展的亲历者和推动者之一,一生系于“民众所居”,以设计居住舒服的普通住宅为己任。“即使到今天这依然是不变的住宅思想,而我这一辈子也是这么做的。”说这句话时,赵冠谦已过80岁高龄。
  他始终认为,我们要解决居住的问题,首要是居住有无的问题,要居者有其屋,这是最根本的。然后再逐渐增加面积,再然后要合理的设计,再然后就是合理的空间划分,最后再讲要有一个好的室外环境。
  “住宅建设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涉及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住宅建设又与国家、社会关系密切,影响着国家发展与社会安定。”他说。
  赵冠谦1951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建筑系;1954年秋,他远赴苏联莫斯科建筑学院学习。1958年10月,有所成就的他,获副博士学位,怀揣报效祖国的夙愿,回到国内,毕生从事全国住宅工程设计与科研,全国建筑标准设计工作。他一生著作等身,耄耋之年仍坚持学术研究,在建筑设计领域默默耕耘了半个多世纪。
  2000年12月6日,建设部下文公布了全国第三批工程设计大师名单。赵冠谦凭借自己在工程建设中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突出的理论水平及卓著成就,被授予建筑行业设计大师称号。
  “我谈不上作了重大贡献,只是自己以务实精神和对居住环境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开发普通百姓的安居乐园尽了一份力。”对于这份荣誉,他是这样理解的。
  他多次呼吁住宅市场要“精细化设计”。他说:“据我观察,但凡在市场形势不好时热销的楼盘,在精细化设计方面都做得很不错,以此打动了不少挑来挑去的购房者。”
  他认为,精细化设计反映的是当下人们正在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一定要与家庭生活实态密切结合。住宅内部空间的设计必须充分发挥室内每一平方米面积和每一立方米空间的作用。在具体作业中,一方面,设计师要重视并展开对业主生活习惯的调研。另一方面,设计师要将各种空间的功能考虑得更为周到。
  他非常重视创新。他说:“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接触住宅建设,时间比较长了。但是时间长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重要的。”
  2010年初,他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创新,永无止境”。在这篇文章中,他多次提到“低碳”概念。
  他在文中写道,回顾我们此前所做的许多工作,虽然没打出“低碳”的旗号,但并不是与“低碳”无关,许多涉及住宅建设“四节一环保”等相关政策和要求都是在践行这一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减少了碳排放,为改善地球大气环境做出了贡献。如果要从这一涉及地球环境的更为宏观的角度来审视我国的房地产业,可以说,我们早已起步,但我们做得还不够。
  除了在可能条件下做出本人的努力外,他还呼吁:“愿与各位同仁,特别是年轻有为之士共同努力,加快推进住宅建设的科技进步,让创新的脚步迈得更扎实、更有成效。”
  我国需要什么样的住宅设计理念,早在几年前赵冠谦就给出了答案。
  2013年,他提出,未来住宅设计需要重点关注六个方面:一是关注绿色生态;二是节能环保;三是品质优良;四是技术集成;五是空间灵活;六是装修简约。
  他说:“我国的住宅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民居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住宅设计和建设应该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深入了解、挖掘和体现居住者内在的需求,寻找合理、舒适、健康的住区建设途径,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
  2019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住宅设计未来首先应考虑广大老百姓的居住问题,要有适度的舒适性,在有限面积里,将住宅做得合理、舒适、健康;其次要关注居住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来创造健康的居住环境;最后要考虑节能省地和可持续发展,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出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人居环境。因此,绿色建筑、健康住宅、SI体系住宅、百年住宅、老年住宅等都将是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
  他认为,现代科技发展很快,在建筑领域,国内与国外的差距主要集中于技术方面。他主张大力开发适用性技术,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和经济条件,利用好当地的建筑材料来做建筑。同时,尽量利用自然资源,能够自然通风的地方不用人工气候来调节,能够太阳能取暖就利用太阳能。不一定要采用高精尖技术,因为“高精尖”的技术毕竟需要高投入。
  如今来看,他的这些思想仍具有前瞻性,为我国住宅设计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国的建设量这么大,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了,特别是在住宅建设方面。学建筑不一定非要到国外去,国外市场没有中国市场大,真正要学习、提高自己,还是应该在本土进行。”直到耄耋之年,他仍然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不忘给年轻的规划师和建筑师留下寄语。
  (来源:今日头条 中国房地产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1-12 01:08 , Processed in 1.16084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