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潢川人民医院
每年的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 2022年的主题是 痛定思痛,养治并举防痛风
相关专家介绍,高尿酸血症如今已经成为“第四高”,与其他“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相似。存在这些问题的患者,时常感慨自己的生活像个“和尚”,很多东西不能吃。

绿色为膝关节的痛风石
据相关专家介绍,其实,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充分了解,以及注意日常生活事项,生活照样可以“喝酒吃肉”。然而,现在还有非常多的痛风患者不了解痛风,以为关节不痛,痛风就“好了”,没有规范的降尿酸治疗,久而久之造成关节很多“宝石”的出现。

手部突出的是“痛风石”(病史20年)
相关专家介绍,膳食指导的目标是通过医学营养治疗,减少外源性嘌呤摄入,减轻血尿酸负荷,降低痛风发生的风险或减少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痛风患者需要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体重,配合规律降尿酸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随诊。 建议避免的食物 应避免食用肝脏和肾脏等动物内脏、贝类、牡蛎和龙虾等带甲壳的海产品及浓肉汤和肉汁等。对于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的患者,还应禁用含酒精饮料。 建议限制食用的食物 高嘌呤含量的动物性食品,如牛肉、羊肉、猪肉等。 鱼类食品。 含较多果糖和蔗糖的食品。 各种含酒精饮料,尤其是啤酒和蒸馏酒(白酒)。总体饮酒量男性不宜超过2个酒精单位/日,女性不宜超过1个酒精单位/日(1个酒精单位约合14g纯酒精)。

建议选择的食物 脱脂或低脂乳类及其制品,每日300 ml。 蛋类,鸡蛋每日 1 个。 足量的新鲜蔬菜,每日应达到 500g 或更多。 鼓励摄入低 GI 的谷类食物。 充足饮水(包括茶水和咖啡等),每日至少 2000 mL。 综合管理 一、体重管理 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应缓慢减重达到并维持正常体重。 体质指数=体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算式:BMI = 体重 / (身高)^2 正常体重(中国标准):体重指数 = 18.5 - 23.9 超重:体重指数 = 24.0-27.9 肥胖:体重指数 > 28.0
二、饮食习惯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要定时定量或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或一餐中进食大量肉类。少用刺激性调味料。海产品、肉类及高嘌呤植物性食物煮后弃汤可减少嘌呤量。
三、日常运动 但运动一定要避免“冲动、盲动”! 1、发作期不运动。待发作缓解之后再运动。 2、避免参加对抗性比赛运动,提倡低强度、有节奏和持续长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快步走、骑自行车、做广播体操等。 3、运动量合适:每次30分钟,每周3-5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剧烈运动有害无益。例如打球、跳跃、跑步、爬山、长途步行、旅游等,可使痛风患者出汗增加,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尿酸、肌酸等排泄减少,出现一过性高尿酸血症。

一、切勿模仿别人用药 很多病友,会打听其他人正在服用什么降尿酸药物、效果怎么样,从中模仿服用“有效药物”。事实上,降尿酸药物的选用,应该综合不同人的体质、肝肾功能、尿尿酸排泄水平、合并疾病等,量体裁衣、个体化用药。记住,没有最好的药物,只有最合适的药物。
二、 什么时候降尿酸治疗因人而异 究竟尿酸高到什么程度,才需要降尿酸治疗?其实因人而异!需要使用降尿酸药物的有这三类人: ①有痛风症状和体征者 ②男性血尿酸超过420μmol/L或女性超过360μmol/L,虽尚未出现痛风发作,但有心血管高危因素或代谢性疾病 ③无高危因素,但血尿酸超过540μmol/L

三、 保证尿酸持续达标是治疗的关键 在痛风的系统治疗中,不能仅满足于把患者的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更应力求降到目标值。 血尿酸越低,痛风发作可能性越小,痛风石缩小速度越快。 ①对于伴有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应严格控制在300umol/L以下,才能保证痛风石的缓慢溶解; ②对于没有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也应控制在360umol/L以下,以避免痛风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 ③针对难治性痛风患者,尿酸的控制更应严格保持在240umol/L以下。 特别提醒:因血尿酸也有一定生理功能,故血尿酸并非越低越好。一般维持血尿酸不低于200umol/L。
四、尿酸达标也千万别自行停药 有效用药之后,患者尿酸往往可迅速下降、达标。此时患者容易认为“大功告成”,就自行停药,导致痛风的反复发作。
据相关专家介绍,事实上,尽管此时血液的尿酸水平减少了,但体内骨关节、内脏里面长年累月蓄积了很多尿酸,身体整体的尿酸负担并没有明显减轻。降尿酸药物需要坚持不懈,长时间将血尿酸控制在合理的低水平,促使骨关节、内脏内部的尿酸逐渐释放、排泄出来,从而真正减少痛风发作、保护心脑肾。
通常来说,疾病病程越长,体内痛风石越多,治疗所需的时间就会越长,甚至需要终身服药。
以上内容来源转载自:柳州市工人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