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潢川人民医院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1.健康教育 
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非必要不外出,有效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做好预防感染的基本措施。
心理 可通过网络咨询、微信公众号、专业期刊和科普书籍等方式提高对糖尿病和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认真遵循医嘱,平稳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居家环境,防滑防跌倒,避免骨折。不酗酒、不抽烟。
2.营养均衡 
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注意三大营养物质营养均衡(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15%~20%,脂肪20%~30%)。
碳水化合物以低升糖指数饮食为主,避免大量淀粉类摄入(如米面、土豆、红薯、南瓜和山药等),选择优质蛋白(含必需氨基酸的鱼、肉、奶等动物蛋白,需煮熟后食用),血糖升高患者如合并肾功能减退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要减少脂肪摄入,推荐摄入人体必需单不饱和脂肪酸。 每天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等,尽量做到清淡、多样化。
3.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辅助疾病的整体治疗。 并发症
4.规范用药 
疫情期间,规律、按医嘱规范用药至关重要。
高血糖或明显血糖波动增加感染风险,甚至导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如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因此,糖友要达到并维持理想血糖,不能随意更改降糖方案。 患者 如遇到在疫情居家期间药物不够用、又不能及时获得药物的情况,短期内可适当减少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用量,同时,减少进食升糖快的食物,如淀粉类(如米面、土豆、红薯、南瓜和山药等)、高糖水果,含糖饮料等,适当增加优质蛋白(鱼、肉、奶等食物)。能够活动的患者,增加室内运动(原地踏步、太极拳、广播操等),并及时关注周边医院的门急诊开诊情况,尽快联系医院获得药物。
5.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血糖管理及防范高血糖和低血糖急性并发症的基本保证。
合并感染的患者,应密切监测三餐前和三餐后及睡前血糖;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可每周监测2-3次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避免血糖波动。 在居家隔离期间,对于无明显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建议空腹血糖维持在6~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10mmol/L为宜;如已确诊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血糖控制范围可以略高于正常值,空腹血糖维持在8~1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12mmol/L即可,不要求太低的血糖值,以避免低血糖发生并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出汗、心悸、头晕、手抖、饥饿感等,则立即测指间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即诊断低血糖),同时尽快进食含糖食物,果汁,葡萄糖水,糖果等,若症状不能缓解或加重,则应及时就医。 如遇高血糖,应多饮水,并咨询医生;要随身备好巧克力等含糖食品,做好防范低血糖的措施,以免血糖过低或过高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器官损害。
6.规律作息 
良好
应激状态下,睡眠对于血糖的稳定非常重要。如糖尿病患者合并COVID-19伴睡眠障碍,应由心理科医生协助治疗,保证睡眠。
7.关注心理
血糖异常的患者在当前疫情下,应多关注正面报道,放松心情,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及时与心理医生沟通。 患者的家庭成员和朋友及社会各界给予积极鼓励和支持,对疾病控制起到关键作用。
以上内容来源转载自:代谢网MMC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