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仲景大药房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到处可见踏春的游人。但是,春天对有些人并不友好,那就是——过敏人群。
皮肤过敏、鼻炎、结膜炎、荨麻疹等都是常客,出现红血丝、疙瘩、瘙痒、疼痛也是家常便饭。大好春光,想要出去撒欢,该怎么来解决这些过敏问题呢? 春季过敏源有哪些? 春季过敏原其实很多,一不小心就中招,比如下面这些。 1、空气中散布的花粉、粉尘、细菌孢子等都是过敏原,这些物质都非常容易附着在皮肤表层,造成毛孔堵塞而发炎。 
2、春季是气候转换的季节,冷热空气交流频繁,皮肤尚处于御寒状态,这时人体免疫力较差,容易和一些特异性的抗体结合产生变态反应,从而引起过敏。 3、吃“光感类”蔬菜和水果也是引起过敏的重要原因,如菠菜、韭菜、茴香、芹菜、香菜、芥菜、豆类、芒果、菠萝、柠檬等。因为它们富含铜、铁、锌等金属元素,吃多了会增加酪氨、酪氨酸酶以及多巴胺醌(与黑色素生成有关)等物质的量与活性,引起“日光性皮炎”而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 
4、很多化妆品和护肤品都含有铅、汞等有毒重金属,导致皮肤毒素沉积,也会引发皮肤过敏。 5、因饮食不当造成的皮肤过敏也不在少数,牛奶、海鲜、蛋类等都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春季常见过敏性疾病有哪些? 荨麻疹 四肢或躯干皮肤上突然出现大小不等、高出表皮的风团、红斑,几小时后迅速消失,消退后不留痕迹,反复发作;皮肤瘙痒,用手抓会出现皮肤划痕。 过敏性鼻炎 以鼻塞、流清水涕、鼻中发痒、不断打喷嚏等为主要表现,多是散播在空气中的花粉刺激所致。 
过敏性皮炎 春季紫外线较多,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增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现红斑、丘疹等,就是俗称的“桃花癣”。 过敏性结膜炎 一到春天就双眼奇痒,同时伴有结膜充血和轻度异物感,反复发作几年后,症状甚至会逐渐加重。伴有畏光、灼热感,睑缘不时出现黏液样分泌物,这是典型的春季过敏性结膜炎的表现。 支气管哮喘 一般由吸入过敏原诱发,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典型的可听到哮鸣音,一般用支气管扩张药物能迅速缓解。 
春季如何预防过敏? 查清过敏源 如果长期接触某样物品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最好去医院做过敏原测试,避免接触过敏原。 择时外出,躲开花粉 花粉的漂浮往往在午后14点达到高峰,过敏人群外出,最好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17点花粉浓度较高时段。
室外活动时,戴好口罩、防护镜。外露的皮肤擦上霜剂,回家后立刻洗澡、清洗鼻腔,换上干净衣服,以免将花粉带入卧室。
在室内时,最好关紧门窗,使用空气过滤设备。 过敏 有些人虽然对食物过敏,但一般症状很轻,甚至没症状,一旦在运动后,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
建议有食物过敏者避开已知过敏原,一旦运动后感觉不适及时停止,必要时到医院就诊。过敏性体质的人应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浓茶、咖啡,少吃甜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重回“粗放式”生活 家里的摆件越多,潜在的过敏原也越多。过敏体质的人不铺地毯,不摆各种毛绒玩具、书籍等容易沾灰的东西。每隔两周,清洗床具。 不用刺激性大的护肤品 过敏体质人群的肌肤异常敏感,选择护肤品要慎重,尽量避免使用气味刺激的,并减少染发剂的使用。 选用药物缓解症状 过敏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相应药物缓解症状。服药后效果不佳时,不能擅自加大药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更换种类、联合或交替用药。 开启春日美好时光 ▲▲▲ 活动时间:2022年3月7日-31日
文章内容来源:图文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生命时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删除。 本文中出现的药品仅做参考建议,药品使用请严格遵照医嘱、参考药品说明书;划线价格指正品零售价或该商品的曾经展示过的售价等,并非原价,仅供参考;“25分钟达”为商品配送的最短时间,具体配送范围和送达时间,请以第三方运力为准;线上购物不参与线下积分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