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寒渐暖,春雷乍起 蛰虫惊醒,万物初生 新叶丛出,自是春意萌放 百草浪漫,多依烟雨飘朦 雨起,雨骤;风起,风柔 小窗边,风景别致,微光正好 
春雷响 万物长

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它的到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惊蛰时节,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信阳市第三小学五年级(7)班围绕“惊蛰”节气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同学们踏着春的脚步,倾听大地耳语,回味季节交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探惊蛰 寻觅节气足迹

惊蛰 

轻雷隐隐初惊蛰,一觉醒来春来临。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找春天”。惊蛰的暖风,让大自然的草木从开学前那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苏醒过来。转眼,一个富有生命力,充满希望的季节绽放了。褐色的枝头也不再慵懒,或冒出嫩叶,或探出花苞;原本安静的草坪不觉中已是绿意盎然;玉兰花叶未生花先开,花香似兰,花瓣四展。大自然中所有的色彩都在大声呐喊,春天来了! 


你看, 春风吹来了暖, 吹皱了水, 吹开了枝枝桃花、朵朵红杏。 你看, 春雨润绿了草, 润青了柳, 润过了姑娘的发梢、孩童的小手。 孩子们拥抱自然,感受融融春意。
你 好 春 天 


绘惊蛰 唤醒多彩春天




糖 
“惊蛰之日万物醒,桃花红,梨花白,黄鹂歌唱燕归来,春雷惊醒冬眠的大地,春风吹来春天的气息。”同学们精心设计手抄报、手绘画等描绘春天万物生长的美好景象。一朵花、一片叶、一滴雨、一阵风都传递着生命的绚烂。画笔下的惊蛰,让我们沉醉在浓浓的春韵中。 



毛笔字和古诗词的绝妙组合,更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轻轻走来 轻轻走来 清脆的足音足音 把惊蛰的心情 流淌成淙淙的春水
品惊蛰 体验舌尖美食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我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因梨和“离”谐音,寓意跟害虫分离,也寓意在气候干燥的春季,让疾病离身体远一点。同学们在家长的指导下,香梨拼盘、牛奶梨膏、冰糖炖雪梨、水果梨羹、冰糖蒸……各式与梨有关的美食齐上阵,为春日增添了一份甜蜜与期许。 雪 梨 冰 糖 葫 芦
颂惊蛰 感悟节气灵韵
惊蛰一到春雷响,春草萌芽地气通。快听,是谁在以春雷为伴奏?奏响美丽的音符。在美妙的乐曲中,同学们辞别乍暖还寒的初春,用一个全新的面貌,勇敢而坚定地朝着春天的方向前进。
惊蛰日,万物苏。阳春三月里一切都是新的计划,新的希望。而校园里,美好的不只是春光,还有求学的岁月和收获。让我们站在新起点,向新征程进发。 那些蛰伏的惊喜, 终将破土而出。 你报以世界浓彩, 春许你一徐暖风。 愿如春风般温暖的你, 惊蛰,幸福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