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86|回复: 0

5 种易致癌的做菜习惯,你家中了几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4 15: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来源:商城县人民医院

刚过完年,已经开工一周的你吃得好吗?


想必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厌倦食堂、外卖,开始怀念家里的味道了吧?


在家吃饭,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不仅代表着放心、健康,还代表着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光。

然而你可能很难相信的是,在飘香的厨房、翻炒的锅灶里,竟藏着致癌隐患。

做菜


习惯一:锅冒烟了才放菜

刚学做菜的时候,老一辈的人往往这么教我们:“等锅里的油冒烟了,再把菜放进去!”。




其实,老一辈的人之所以这么传授,是因为那时候很多油都是粗榨油,而现在的食用油已经不一样了。




现在我们在超市买的正规食用油,都要经过精炼处理,去除原油(毛油)中的杂质。处理工艺包括:脱胶、脱臭、脱色、脱酸、脱水、脱脂,合称“六脱工艺”。在这个过程中去除掉了原油中的绝大部分杂质,如游离脂肪酸、色素、棉酚、低级醛酮类、磷脂等,而没经过精炼处理的粗榨油残留大量杂质,有些杂质是有害的,如棉酚、黄曲霉毒素等,还有一些杂质会影响油脂的烟点。




相比于过去的粗榨油,现在的食用油烟点更高,如果炒菜的时候油开始冒烟,说明油温已经过高了,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一份膳食研究报告中提到:炒菜时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丙烯酰胺(2类致癌物)越多。


习惯二:炒菜时不开油烟机

中餐最重要的烹调方式就是“炒”。炒菜很香,但烹调油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大量油烟。油烟里含有许多具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苯并芘、巴豆醛、一氧化碳、甲醛等。这些物质可能会损害皮肤,还会进入呼吸系统。对于本身就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它可能会加重病情,诱发哮喘炎症。甚至油烟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有相关研究显示:烹调油烟会让女性非吸烟者的肺癌发生风险高3.79倍,可以说是用生命在做饭啊!




因此,家里长辈为了省电或省事,等油烟开始冒出的时候再开抽油烟机,或者干脆不开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炒菜开始前提前打开抽油烟机,炒菜结束后稍等一两分钟再关闭。


习惯三:使用【土榨油】



有些人喜欢使用未经精炼的毛油,例如一些“土榨油”,觉得这样的油天然,炒出来的菜味道更香、更健康。




其实,土榨油的隐患极多,“未经过精炼加工”、“杂质多”、“烟点低”、“容易形成大量油烟”等,甚至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一些产品黄曲霉毒素超标严重。


习惯四:反复用油

尤其是过年过节时,家里经常要炸东西,用油量比较大。长辈们出于生活节省的想法,往往舍不得只炸一两次就倒掉。


勤俭节约是美德,只是用过的油里,含有上次煎炸时的有害物质。这些油脂如果持续使用,还会继续产生一些致癌物,比如著名的“苯并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的一级致癌物。使用过的油已经发生了氧化,一旦存放不当,也容易发生变质。因此在发现炸过食物后的油,颜色变得很深、浑浊不亮堂,且里面也有很多残渣时就不要再使用了。


习惯五:放盐过量

世界卫生组织对盐分摄入量有着明确建议:所有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为5克。

中国人做菜向来有重油重盐的传统。多放盐,增加了调味和香气的同时,也变相增加了健康的隐患。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每天为10.5克,也就是说,中国人平均吃了限定量的两倍。《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中国是世界上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盐不能多吃,主要原因是钠的摄入量需要限制。长期的高盐膳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进而使人们更容易患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不仅如此,它还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其致癌的可能原因之一是食盐的高渗透压对胃黏膜造成损害,从而造成一系列病理改变。


可以怎么做?四个建议分享给大家

看了以上的坏习惯,是不是感觉一不小心就会踩坑?其实只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就能降低炒菜做饭时的患癌风险,这16个字值得拥有:


多炖少煎、清淡少盐、
避免油烟、健康用油。

如果你是家里的掌勺人,请保护好自己,别让家人担心。

如果是其他家人在做饭,那快去提醒他注意一下这些小细节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15 02:25 , Processed in 1.50877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