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的春节转眼间就已经过完了,大家为了碎银几两又奔波返回工作的城市,正如大家所说的,老家充电器一拔,一年后才能把充电器插上。
有人说,从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后,楼市回乡置业潮似乎出现了“收缩”。表面上是这样的,实际上是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成交量依旧强大,这种情况一度延续在2021年上半年,杭州、北京、合肥、重庆等多个城市。
上半年的疯狂,下半年却迎来了“悲催”,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价都呈现出持续下滑的状态。
根据克尔瑞数据显示,1月29个重点城市,整体成交面积1,429万平方米,同比降幅46%,北上广深整体成交量为285万平方米,同比环比下滑分别为38%和21%。
北京整体成交量较差,有人说是提前准备奥运会的事情,必须做好防控疫情的准备;
上海是国内第一大都市,整体成交数据非常漂亮,单月成交面积13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43%;
广州受到二手房参考价的影响,整体成交量一般,甚至有部分地区的房价处于持续回落状态。
深圳被誉为“炒房之都”,想不到整体的成交量差强人意,进入到2月份深圳整体成交量更是惨不忍睹,根据深圳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深圳新房成交量为0。尽管在春节期间,开发商想出各种名堂来吸引购房者,比如坂田区佳兆业望府推出“55万起置业坂田公园舒适居”;光明星河天地推出10%的首付;这个开发商选择打折降价销售,原价8.5万元每平米,经历一系列折扣后只需要7字头降价幅度最少达到1.5万元每平米。
结果整体成交量依旧是差强人意。有人给出分析。深圳主要以外地人为主,2021年都希望留守当地过年,整体的成交量还算是可观,2022年也希望是留守当地过年,但是很多人已经整整两年没有回家了,要回去看看父母、妻儿,很多人迫不及待的就回到老家了,还有谁去看房产呢?
受到疫情的影响,真正的流动性也被大幅度地管控,住区与住区之间都不可以乱跑了。
深圳整体的房价处于弱势阶段,2021年受到政策的影响后,深圳全年平均房价下滑超过15%,这500万的房产降价幅度达到了75万元,而且整体的比例还在持续的地下滑当中。之前都说涨100万容易还是赚100万容易,现在反过来掉100万容易,还是挣100万容易。
新一线城市在二线城市受到疫情的影响下,整体依旧处于低迷状态:
根据中指研究院公开数据显示,全国百城新建商品房平均成交单价1.6万元每平方米,平均成交单价出现三连跌,13座城市不管新房还是二手房,都连续下跌三个月,贵州、昆明、北海、哈尔滨、南宁、南昌、烟台、唐山、邯郸、宜昌、德州、衡水、桂林。
有专家分析,即便不爆发疫情,最近这两年经济也遇到了瓶颈,如今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下更是雪上加霜,2022年的春节购房潮“全面退去”,今年三四线城市返乡置业平淡无奇,根据中原地产张大伟透露消息,显示相比一二线楼市在稳定的情况下,三四线楼市,即便选择降价10% 20%,甚至是30%都没人成交。
楼市出现降温的四方面因素:
投资市场已经在逐步退出市场,过去推动房地产成交量的最大动力是“投资”,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有85%的购房者是冲着投资去的,2017年下降到75%,2020年更是下降到40%,2021年下半年绝大部分都是以刚需和置换的目的去买房。
住房真推不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根据央行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达到了96%,户均1.5套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家庭占比41.5%。
西南财经大学调研报告显示,国内房地产空置率约为22.3%,空置套数超过8,500万套,整个市场处于供大于求,无论是新建商品房还是二手房,整体库存量处于较高的位置,新建商品房库存面积5.2亿平方米,60城二手房挂牌量突破450万套,多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超过10万套。
三四线城市购房处于饱和状态
过去推动三四线城市上涨的最大动力,是棚改,如今棚改政策全面改成“旧改”,没有动力的三四线城市,房价本来就不怎样了,在受到2021年,信贷收紧背景下,国内绝大部分的三四线城市都扛不住了,防止纷纷选择跳水销售,有20多个城市出台“限跌令”,稳住当前房价发展。
返乡购房的意愿在持续下降,58同城数据显示《2021~2022返乡置业报告》2022年返乡置业报告数据占比仅有41.25,2020%年数据还在68.6%。
老百姓清楚地认知,老家房产已经失去了上涨动力,国家买房向来都是追涨不追跌,没有买房意味着,日后二手房就很难出手。
老家购买房产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只有过年回去居住几天,另外老家的房子需要供房工作的城市需要租房,面临双重压力还不如在工作的城市持续的租房或者是在工作周边的城市,咬咬牙买一套小一点的房产,能解决住房、教育户籍等各方面的问题。
楼市政策持续发力,中原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楼市调控次数652次,调控的政策包含了三道红线、两道红线、二手房参考指导价,限购、限售、限贷、限价、22城集中供地。
2022年的整体行情对比,2021年下半年是有所回暖的:
1、信贷市场逐步回暖
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百城中有53个城市房贷利率环比下调,下调的城市正在进一步地增加,有7成的城市加快放款速度,根据数据显示,从国庆后广州、佛山、南京、南昌、深圳、东莞等多个城市,房贷利率开始下调,到现在最高下调60bp。
2、各大政策推动房地产成交
安徽芜湖,对符合条件的青年英才最高获得10%购房补贴;
重庆璧山,购房享受契税同等金额补贴;
湖北荆州,补贴房价1.5%,最高不超过5万元;
江苏南通海安人才购房三孩家庭,都能获取相对应的补贴、鼓励生育、吸引人才;
河南新乡,享受契税总额20%的补贴;
根据数据显示,有25座城市出台类似这样的推动成交补贴政策。
3、房地产市场不能出现过冷,也不能出现过热。
国家统计局长宁吉喆:“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住房是居民消费”,中国城镇化促进常务委员会郑新立说:“房地在发达国家产仍是拉动经济增长主要支撑产业,目前我国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仍较大,房地产会成为持久不衰的支柱产业”。
2021年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总额5.62万亿,同比下滑9%,仅仅是土地出让金占到国家财政收入1/3。
对于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未来整体的房地产,依旧是保持健康平稳的状态,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些经济活力最强大的城市群。
你觉得2021年的房地产该如何发展?
(来源:今日头条 房产有点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