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43|回复: 0

锐意进取展风采 师徒结对传帮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9 17: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在这硕果累累、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信阳市第七中学隆重举行了“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出师典礼暨新学年师徒结对拜师仪式。




众所周知,一所名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而“青蓝工程”是我校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制定了《信阳市第七中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通过“青蓝工程”的培养和自身努力,各位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宋校长宣布了在2020-2021学年的“青蓝工程”活动中,在个人努力和指导老师的悉心关怀下,表现优秀,准予出师的四位教师名单:王晨蒙、余荣荣、丁玥及李阳老师。

校长为她们及她们的师父:蔡国荣、彭洁、霍敏、刘明河颁发奖品以示鼓励。




刻苦的磨练,加上师父的帮助,这四位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取得巨大的进步,圆满出师。余荣荣老师代表出师的四位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成长心得,表达了对师父的感谢,同时表示,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定当努力前行,不负师父厚望,不负学校培养。

优秀教师师徒结对徒弟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很荣幸今天能作为师徒结对的徒弟代表在此发言。在此,请允许我向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学习机会的校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对我们进行悉心指导、无私帮助的师父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记得一年前,我们也是在这里参加了师徒结对仪式。一年的时间里,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很忙碌,但我们都在忙碌中收获着工作的经验、学生的进步、同事的关心和领导的关怀……有困惑、有喜悦、有感动……我觉得信阳七中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大集体,年轻教师积极进取的精神相互激励着彼此,老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更是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推动着我们前进。在七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们得到了很多真挚的关怀和无私的帮助。

作为年轻的新教师,我们有理想有激情有闯劲儿,但我们缺乏经验,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我们的教学理念还有待更新、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教学经验有待丰富、业务知识有待拓宽……总之,与老教师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迫切需要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希望在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尽快成长。学校“师徒结对”活动的举行,犹如雪中送炭一样给了我们希望和信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我们拜师学艺,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师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教风,将七中这所学校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我们的师父都是在教坛上默默耕耘了多年的老教师,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并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位师父都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宝库,都有许多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师父们,你们永远都是我们的师父。你们就是我们的目标,站在前面指引着我们前进。徒弟的成长就是师父的骄傲,作为徒弟的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师父的希望与厚爱,也一定不会辜负学校的要求和培养。通过老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在七中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我们的教育之路也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徒弟再一次感谢师父们:师父,您辛苦了!

  谢谢大家!




随后杨军校长宣布我校“青蓝工程”方案及师徒结对名单,各对师徒在结对协议书上签字,并由校长为师父颁发聘书。


周昌燕老师代表新一届徒弟发言。她谈到了自己来学校以后的感受,表达了对学校领导和师父的感激。我们也听到了她对尽快成长的渴望和对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在这里代表新老师发言。在此,我代表所有的新教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在教学工作中对我们进行指导和帮助的各位师父和老师们。
当我迈进信阳七中的大门,成为七中的一员的时候,我就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和谐有爱大家庭的温暖,七中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成功,让每一位老师都体验成功的办学理念,让我感觉到了身为七中人的幸福和骄傲。在这里,每一位教师的精湛教学技艺让我佩服,每一位教师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折服。同时老教师们对新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倾囊相授更让我体会到了一种真挚的关怀。开学至今,每周的教研活动,每天的集体探讨,我都收获满满。我们七年级语文组每一位前辈们指导、肯定和鼓励都是我成长的不竭动力,点滴进步都凝结着她们的辛劳和付出,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体会最深的是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在奋战。
荀子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学校师徒结对活动的举行,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校园文化,饱含着校领导对我们新教师的期许和信心,犹如及时雨,为我们叩开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
我们的每一位师父都是一座富矿,一个丰富的资源库,他们有精湛的教学艺术,丰富的教学经验,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完善的教学体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的师父董老师既是我的教研组长,也是我的教学师父,董老师经常在教学工作上对我进行指导和帮助,让我大为感动。在此,向我的师父表示感谢!在此,我谨代表徒弟们向所有的师父们表示感谢!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师父的指引和带领下,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去学习。多问、多听、多讨论、多总结、多观察,在学习老教师经验的同时,自己认真学习和钻研,注重于自身特点结合,学以致用,多探索,多积累,最终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
我相信,有了师父们的相扶相携,我们新教师的教育之路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阔。
最后,我代表所有的新教师向一直关心我们健康成长的学校领导,老教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谢谢您们!衷心祝愿敬爱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身体健康,阖家欢乐!祝福美丽的七中蒸蒸日上,灿烂辉煌!




师父代表董志崇老师则在讲话中深情地回忆了自己作为徒弟,在杨漾校长的引领督促下不断成长获得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的过程,以自身经历鼓舞新老师虚心好学、锐意进取。并代表师父表达了尽心尽力帮助新教师的快速成长的意愿。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蓝工程”师父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参加“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更荣幸的是能作为师父代表发言。这是学校对我的信任,也将是我不断进取的动力。还记得我刚到七中时,学校让我教两个班语文课带班主任,面对陌生的环境,工作的压力,时常有困惑,有时甚至会感到束手无策,幸而身边有很多热情的老师,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关怀,她们总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耐心、细致地教给我,让我不断地成长。

时间飞逝,一晃我参加工作已20年,到七中也16年了,在这十几年中我遇到了很多好老师、好领导,特别是在2013年,我有幸拜杨漾校长为师,当时我是既兴奋又惶恐。兴奋可以跟着师父好好学习,惶恐的是害怕自己做不好。那时,我每天晚上都认真备课,因为第二天师父就要接受检阅,经常是备一课花五六个小时。我记得有一次我用了整整一个晚上备《蜡烛》这一课,我在网上找了很多的名家课例、教学实录,去模仿他们。等第二天讲完后,师父上来就问我:你昨天没备课呀?讲得乱七八糟!你首先要自己把课文读一读,要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不能一上来就去翻阅别人的教案课例,东拼西凑,最后讲成一锅粥。于是,在以后备课时,我都自己先读课文,反复品读咀嚼,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教学,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等到第二学期师父再听我讲《陋室铭》之后,就赞叹道,你现在讲课真是质的飞跃,我感到特别的开心。

后来,特别是在省优质课大赛磨课时,师父是听了一遍又一遍,磨了一堂又一堂,在那段炼狱般的日子里,我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最终化茧成蝶,获得省一等奖的好成绩。我知道,这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师父的巨大心血,使我终生感激。

所以,我一直怀感激的心情去努力工作,遇到新老师我也会热情地帮助他们。在上一届青蓝工程中我所带的徒弟是方晓黎老师,我也像师父对我一样严格要求、尽心竭力去帮助她,方老师在浉河区优质课大赛、信阳市优质课大赛中均获一等奖,我为此特别高兴,我想这就是传承。

师徒结对只是一种形式,它内在的意义在于合作之上的携手前进,同生共长,我们将欣喜于这种成长,感动于这种齐心合力。在这个隆重的“师徒结对会”上,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师父向大家表个态:

我们一定率先垂范,工作上严要求、业务上多提高。以身作则,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扎扎实实地教好每一个学生。并且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引领青年教师很好地进入教师角色,快速提高思想觉悟。在教学业务上,我们一定给徒弟起到榜样作用,指导、督促徒弟高质量地完成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会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在年轻教师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徒弟,在师徒帮带中共同进步。认真履行师徒结对协议中师父的所有职责。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其实,师徒结对活动,并不仅仅是我们“传、帮、带”新教师。虽然,我们做师父的有一定经验优势,但是新教师身上也有着我们所没有的优势,比如他们充沛的精力,旺盛的工作热情,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那强烈的求知欲等等,他们所有的一切优势也将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促使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因此“帮带”是相互的。希望在 “青蓝工程”这个平台上,每一位徒弟都会以真心取真经,每一位师父都会以真情换热情。通过帮带活动建立起真挚的友谊,相互帮助、共同快速进步!

最后我衷心祝愿所有的新教师在不久的将来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谢谢大家!

2021/10/12




最后,杨漾校长代表校领导致辞。

杨校长的讲话语重心长,不仅阐明了指导教师应如何履行好自己的“传、帮、带”的责任,而且对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具体的要求。希望各位年轻教师谨记领导和师父的教诲,虚心学习,扎实工作,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进,尽快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学校会永远记住那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师父的认真辅导,徒弟的勤奋学习,就是对学校快速发展做出的贡献。

祝愿我校的“青蓝工程”通过开展扎扎实实活动、通过各位师父的示范引领,取得丰硕成果;祝愿每一对师徒都合作愉快,取得双赢,共同发展;祝愿师父的“蓝”,越来越精彩,期待着,徒弟的“青”更胜于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4 10:52 , Processed in 1.1732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