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节日将至,旅游、购物消费将迎来高峰期,信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指挥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出行安全,科学、理性、健康消费,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假期;同时,也呼吁商家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个人防护要做好 在国内新冠疫情还未平息的大环境下,假日出行,消费者更要做好个人防护。要尽量避开热门景点或者景点的高峰时段,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疫情防控有关措施,主动学习防护知识,穿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品,遵守旅游活动中的疫情防护要求和安全警示,切莫忽视旅游期间的疫情风险。游览途中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以便及时对症处置。 二、食品安全放首位 节假日是家人朋友外出聚餐的高峰期,消费者要注意饮食的安全与卫生,杜绝食物浪费。在外出就餐时,要查看商家是否具备相关资质,选择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店;在购买月饼或其他食品时,消费者应尽量到资质证照齐全的大型超市、糕点专卖店等处购买。选购时要查看产品包装是否规范、完整,生产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产品相关标准是否明确标识,配料表、净含量、SC编号等指标是否清晰标示,尽量选择添加剂种类少的食品。 三、购物消费须理性 节假日期间,商场“打折促销”、“买送活动”“预存就送”等营销手段应接不暇,消费者应防范不实的价格促销,谨慎对待节假日促销活动。在购买打折商品时,要擦亮眼睛,理性选择。在网络购物时应选择信誉良好,评价较高的网店进行交易,同时要注意查看经销商资质。随着“直播带货”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主播推介的产品切忌盲目跟风,保持理性,购物之前要对各种产品进行详细的甄别,力求做到货比三家,切勿因价格便宜而盲目选购质量差的商品,做到明白、理性消费。 四、安全意识要树牢 “双节”期间,消费者出门旅游须注意人身、财产安全。跟团游的消费者应选择证照齐全的旅行社,务必签订旅游合同,要注意识别虚假广告内容,要将广告、口头承诺内容写入合同,对于一些容易引发纠纷的事项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选择自驾出游的消费者,应提前做好功课,规划线路,安排好交通、住宿。临行前要注意全面检查车辆、密切关注天气信息、备好应急物品。通过网络预订旅行门票时需警惕“钓鱼网站”,多查阅旅行地相关资料,避免掉进低价陷阱。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后一定要保留好票据,遇到消费纠纷,可首先选择自行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和解,应及时拨打消费维权热线12315或直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