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济美锐大药房 秋季气候舒适,景色宜人 是开展户外活动的好时候 登山也成为这个季节 人们喜爱的健身方式之一
但如果姿势不正确 对膝盖、腿部会造成伤害 那么,关于登山的那些事儿 一起来看看吧 
“登山” 有哪些好处? 👍登山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提高神经系统机能,增强肌肉力量,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以及灵敏度和柔韧性。
👍登山运动的运动量高于一般的散步或慢跑,更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增强体质。
👍登山运动还有愉悦放松、降低忧虑、加强与他人交流沟通的作用。
👍登山是强身健体、修养身心,提高身心综合素质的理想运动方式之一。 
登山过程中 有些人边看景边拍照 往往会忽略脚下的路 一不小心踩上小石子儿或是踏入坑洼 就可能崴伤脚踝 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
制动 脚扭伤后,可就势坐下,不让受伤部位用力或负重,保持患肢不动,避免加重伤情。
冰敷 在24小时内,将冰袋放在痛处进行冷敷,每次敷20-30分钟,2-3小时冰敷一次。
加压 加压包扎患处,但不要包扎得太紧,以免阻碍血液循环,影响恢复。
抬高术 抬高患肢,让其高于心脏部位,便于踝部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特别提醒: 如果崴脚情况严重,做完紧急处理后应立刻就医,请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检查,再对症治疗。
注意啦! 不是什么人都适合登山! 特殊人群要谨慎!

老年人群 山区气候多变,日夜温差大,因此老年人群如要登山,一定要先掌握山区的气候状况。
应选择合适的登山途径,做好规划,选择好装备。
选择合适的衣物,应具有良好的排热及抵抗低温、风雨的作用。

登山前做好热身运动,登山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并应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评估自身进行登山活动的能力。

慢性疾病人群 虽然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促进心肺功能,但登山运动对于慢性疾病患者来说,却并不一定适宜。
例如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波动大,心、脑、肾等器官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和血管硬化,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登山时容易发生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
如果平时有头昏、眩晕等症状,就更不适合登山了。

糖尿病患者如已有足部病变,或下肢血管病变,也不适宜登山。
登山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大大增加,容易受伤,对于关节本身有伤病的人群来说也不适宜。
因此,慢性疾病患者是否能够登山,应经医生评估后遵医嘱进行,或选择其他的运动方式。 部分图文来源:健康北京、人民网健康、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