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9805|回复: 0

将军英魂在,精神昭日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30 18: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童心向党
积极向上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近日,信阳市浉河中学八年级肖峻尹、陈峻坤、周亦欣、苏善若四位同学组成的“红色故事宣讲团”来到红色教育基地——新县,开展了“将军英魂在,精神昭日月”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9.18”这个特别日子到来之际,以此来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光辉历程,铭记奋斗艰辛,感恩伟大时代,凝聚前行力量!


踏上将军故里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

伴随着激情洋溢的歌声,我们踏上了被誉为“红色首府,将军故里”的新县,探寻先烈们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留下的足迹。







致敬将军英魂

在新县众多的将军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当属忠孝两全的许世友上将。



许世友九死一生的经历和赫赫战功,使他成为名冠中外的一代名将,深得毛主席的器重与赏识。




1937年3月,正在抗大学习的许世友因对有些人将张国焘的问题与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扯到一起而大为不满,便与一些老战友密商回四川打游击,因而被毛主席关入窑洞。毛主席亲自去慰问他,拉着他的手说:“世友同志,你打了很多仗,吃了很多苦,我对你表示敬意。”许世友顿时羞愧难当,不禁落泪。从此,他便对毛主席忠心耿耿,坚决维护。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许世友悲痛不已。他在卧室墙上贴满了毛主席的画像与照片,为毛主席布置了一个特殊的灵堂。许世友生前收藏10295枚毛主席像章,这一枚枚像章就是一个个大写的“忠”字!许世友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具体化到忠于毛泽东思想路线上。这,就是许世友的忠!




叱诧风云




弘扬革命精神

新县也曾走出过这样一位伟大的开国将军,他被朱德总司令夸为“少年猛将”,聂荣臻赋诗赞他“打仗心细如绣花”。他,便是毛主席盛赞“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的开国中将郑维山。



郑维山三过雪山草地,浴血河西走廊,纵横华北西北,奋战朝鲜战场,以能打而驰名,被誉为“虎将”。他既是让日军丧胆的“夜老虎”,让傅作义头疼的“克星”,又是让“联合国军”畏惧的对手。1942年,日军蚕食我晋察冀根据地,郑维山提出了“夜间游击战”的战法,成为远近闻名的“夜老虎”,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赫赫猛将出少年,形似疾风势如电;今晚出动夜老虎,明朝定有捷报传”是郑维山将军戎马一生的真实写照。




郑维山故居门前有个藏枪池,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向西转移,留下步枪1000余支、机枪15挺、弹药若干,少年郑维山帮助父亲把枪藏在了这两间小屋的阁楼上。后又把这些枪支弹药转藏于门前的池塘中。清清的池塘变成了保留革命火种的“藏枪池”。



将军故里的后山上有一“将军石”,这里曾是郑维山将军幼年放牛,少年站岗、放哨之地,也是他戎马倥偬、纵横天下的起点。最后成为将军英灵归宿之地,即骨灰撒放处。那巍巍高耸的将军石,就是将军忠魂铁骨的象征。





巍巍大别山,滔滔淮河水。

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

今日再唱《八月桂花遍地开》,老一辈革命家不怕牺牲、凛然正气、横刀立马的形象依然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缅怀先烈初心不忘,刻苦学习砥砺前行。让我们踏着革命先烈的光辉足迹,去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31 18:36 , Processed in 1.55990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