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 做党的“红孩子” 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红领巾心向党 党的故事我来讲

本期主讲人 永和实验小学一(1)班 艾语萱 主题 祖国不会忘记赵一曼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的一个地主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被党组织保送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黄埔历史上招收的唯一一期女学员中的一员。1927年,她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回国后,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毅然告别家人和年幼的孩子,远赴东北,走上抗日斗争的前线。 
在抗战前线,赵一曼从一个“气质高雅、嗜书如命”的大家闺秀成长为英勇杀敌、身先士卒的战士,她所率领的抗日游击队辗转于白山黑水之间,让敌人闻风丧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这位敌人眼中“挎双枪,骑白马的密林女王”正式化名为赵一曼。 1935年11月,为掩护部队突围,赵一曼负伤被俘。日军对赵一曼施以各种酷刑,但她宁死不屈,敌人始终无法从她的口中得到任何有用的情报,于是决定将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在开往刑场的火车上,赵一曼给7岁的儿子陈掖贤写道: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由于信的落款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李坤泰,当1950年电影《赵一曼》上映时,陈掖贤虽然也观看了影片,但他并不知道银幕上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正是他一直苦苦寻找的母亲。直到1957年,原东北抗日联军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到赵一曼的家乡四川宜宾进行烈士身份核查时,28岁的陈掖贤才知道,赵一曼就是自己的妈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党的“红孩子”,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永和实验小学的队员们将为党献上最真诚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