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293|回复: 0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节气知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8 11: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倏忽温风至
因循小暑来

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
小暑正值初伏前后,
空气湿度逐渐加大,
天气由干热转为闷热,
“桑拿模式”即将开启!
浉幼的宝贝们,
你们准备好了吗?


暑假已悄然开始!我们将迎来假期中的第一个节气:小暑。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正如谚语所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小暑·三侯





一候温风至

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

在火热的七月,蟋蟀也嫌热,不得不避到人类居住的庭院墙角,找到阴凉的一角避暑。



三候鹰始鸷

七月,鹰也怕被“上蒸下煮”的日子,开始远离地面,翱翔于高空,在清凉的高空中避暑。










小暑·习俗





吃藕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晒书画、衣服

节交


吃鳝鱼

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吃伏面

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小暑的到来宣告夏季时节的正式开始。为了在二十四节气传统教育方面注重幼儿参与与体验,加深孩子们对“小暑”节气的认识和了解,浉河区幼儿园组织开展了“小暑至,盛夏始”二十四节气系列家园共育教育活动。孩子们真实体验小暑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气的热爱之情。



















小暑·养生






清淡饮食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使得夏季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孩子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良好情绪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孩子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要让孩子们保持良好的情绪,心静自然凉噢!


少食冷饮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孩子们的青睐,这些食物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








幼儿避暑小妙招






1.多喝水

  对于孩子而言,最佳的饮品永远是温开水,可以让孩子养成早上起来就喝温开水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补充晚上失去的水分,还能清理肠道、排除废物、唤醒消化系统及整体机能的恢复等。



2.吃点酸

孩子们在炎热的夏天容易出汗,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脾胃功能降低。所以这个时候要让孩子吃些酸味食物,可敛汗止泻、祛暑,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因此,幼儿在夏季应当吃些番茄、柠檬、山楂、菠萝、猕猴桃等。



3.睡眠足

  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之一。所以,孩子们在假期也要坚持早睡早起、睡午觉哦!



4.避免晒

  夏日带孩子出门,最好不要在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在烈日下行走,因为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十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为孩子做好防护工作,比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准备充足的温开水,让孩子饮用。









小暑·手指操






《夏至》
热风扑面到小暑,
气温升高入三伏。
烦恼抛开胸舒畅,
乐得心满意也足。
视频/小三班 李巧玲老师



小暑时节,季节里的青春
炎热时光,心静自然
听:虫鸣鸟叫
看:繁星点点
赏:一抹雨云
等:一阵凉风
小暑神清夏日长
繁花似锦满园香
岁月静好,乐享成长
小暑,浅握清风,祝夏安!




图文提供◈◈张梅、吕帆帆
图文审核◈◈甘戈
图文编辑◈◈祝梦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9 07:41 , Processed in 3.0563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