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49|回复: 0

暑期将至,请收下九小君的护眼温馨提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2 18: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期末考试结束,萌娃们期待已久的暑假接踵而至,神兽们纷纷归笼。紧接着各种各样的网课和电子产品进入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青少年的眼部健康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预防大于治疗,九小君特献上科学用眼锦囊。


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需要适应环境和角色的转变,近视防控应以养成良好习惯为主,要定期密切关注视力与屈光发育情况,预防近视发生。小学高年级阶段,要注意用眼卫生,把近视防控与素质教育结合,科学防控近视发生发展。

01
户外活动要保障,体育爱好宜广泛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鼓励课间休息时间和体育课到室外活动。家长应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累计应达到两小时以上。低年级小学生应注重锻炼习惯的养成,把体育运动作为兴趣爱好。高年级小学生可适当增加有氧体育运动。注意在户外活动中预防晒伤和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


02
正确姿势不能忘,用眼环境要敞亮

学习时,阅读和书写的环境非常重要。环境的采光照明要科学,学习场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应通过台灯辅助进行双光源照明,台灯应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避免眩光。桌椅高度要与孩子的身高和坐高匹配并及时调整。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阅读和书写姿势的关键时期,注意标准读写姿势与习惯,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学校和家长应严格姿势训练,及时纠正错误姿势。教导孩子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看书,不要在摇晃的车厢内看书。



03
视屏时间不要长,课外不要增负担

小学生应严格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学校应谨慎开展线上课程学习,尽量不布置线上作业。家长应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课业负担,减少课外培训尤其是线上课外培训,切勿忽视孩子兴趣和视力健康盲目报班。


04
阅读材料要优选,纸质读物不反光

阅读材料的图画和字体不宜过小,选择哑光纸质读物。小学低年级段的阅读材料应以大字体图文为主,小学高年级段的阅读材料字体不宜过小。


05
读写间隔多休息,劳逸结合眼舒适

在我们使用眼睛视物的时候,眼睛一直睁开,眼球内部负责调节功能的睫状肌处于紧张状态,长时间用眼,睫状肌无法放松,久了就会导致眼睛疲劳。因此,平时眼部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在用眼1小时左右时,可以让眼睛休息一下,或者远眺十分钟,帮助睫状肌放松下来,从而恢复眼睛活力。

小学生应控制持续阅读和书写的时间。低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20分钟,高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30分钟。休息时应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或远眺。


06
注意给眼睛加湿

用眼时间长、注意力太集中时,眼睛分泌的泪液会减少,缺少了泪液,会导致眼睛变得干涩。因此,经常用眼,要注意给眼睛加湿。可以在旁边放一个加湿器,也可以适量使用眼药水、人工泪液等,让眼睛保持湿润的状态。


07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想要眼睛恢复活力,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在黑暗的光线下看东西,不要在走路时、坐车时看手机,摇晃的环境更容易使眼睛变得更加紧张,眼睛很容易就变得疲劳了。同时,还要注意用眼卫生,想要揉眼睛时,记得先洗手;日常也要少使用隐形眼镜、美瞳。


08
均衡膳食有营养,规律作息更健康

家长要督促孩子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10小时。注意营养均衡,强调食物多样性,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09
积极定期查视力,及时干预降风险

小学生每年应进行2—4次视力检查。学校和家长应重视定期开展视力检查,及时查阅检查结果。学校若发现视力出现异常现象的学生,应及时提醒家长带孩子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认。



10
近视不可乱投医,正规机构去就诊

学生近视后,不可病急乱投医,不要迷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广告,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并遵从医嘱进行科学干预和矫正。


11
适当补充眼部营养

除了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之外,帮助眼睛恢复活力还需要适当补充眼部营养,尤其是叶黄素。叶黄素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我们人眼睛本身就存在有叶黄素,就位于视网膜的黄斑区域,当这个区域的叶黄素量足够多时,可以过滤掉伤害眼睛的蓝光;而且叶黄素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避免眼部细胞遭受自由基的破坏。因此,叶黄素的功效与作用便是能够帮助人体改善视疲劳的情况,从而恢复眼睛活力。叶黄素在玉米、蛋黄、绿叶蔬菜、水果等食物中普遍存在,但是含量较低,人体也较难利用。

因此,这里更推荐食用叶黄素补剂,若有搭配能增强微血管的循环的花青素、能提高眼睛在黑暗中的视物能力的维生素A,缓解视疲劳效果会更好,更有助于眼睛恢复活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来源:信阳市第九小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8 17:45 , Processed in 1.21993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