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786|回复: 0

光山县牢山粉条 好大的排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9 09: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红薯淀粉制成的粉条称“红薯粉条”。红薯粉条是好东西,劲道,爽口,久放不坏,可凉拌、可入汤、可入菜。浆好的粉条与焯水的绿豆芽、菠菜,用蒜汁凉拌,称“蒜菜”,一等一的下酒小菜儿。蒸包子、炸菜角、蒸菜蟒、包素馅饺子都离不开粉条。猪肉炖粉条、大豆芽炒粉条、白菜豆腐炖粉条都是家常美味。

制作粉条的过程俗称“下粉条”。
秋末时节,下了霜,收红薯,收完红薯,地里的农活也就干完了,人们开始着手下粉条。下粉条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没成立生产队之前,几家合伙;生产队之后,下粉条也有了组织性。
欲下粉条,先制粉子。粉子即红薯淀粉,俗称粉芡、芡粉或芡。将清洗干净的红薯剁成块,用石磨磨成糊,称粉糊。过去有一种砂制大缸,口径2尺多,称砂缸。
把一面特制大箩放在缸口上,倒入粉糊,加入清水,粉浆流进缸内,剩余的残渣称红薯渣,是喂猪的好饲料。用清水冲,还不足以让淀粉彻底分离出来,人们发明了一种工具,在一圆木片上钉一长柄,手握长柄,反复挤压粉糊,方言中称“挤压”为“捺”,所以这个工具得名“捺子”。
几口砂缸排成一排,里面盛满了粉浆,经过一昼夜的沉淀,淀粉在下面,浆水在上面。舀出浆水,将淀粉装进细布布袋内,放进砂缸,再加水、过滤、沉淀,几次后,就能得到比较纯的淀粉。
在一块正方形细布的四角系上绳子,提起绳子,下面呈兜状,得名“布兜”,这些布兜是专门用来装淀粉用的,所以称这些布兜为“粉兜”或“芡兜”。
把淀粉分装在若干芡兜内,悬挂起来,淋出水分,至半干时,把淀粉球掰成小块,码入一口大缸内。
码淀粉块需要技术,块与块之间要有足够的空隙,还不能倒塌,最主要的是码出来的形状得是圆筒状,正中间得是空心的,以便把盛有硫磺的小铁碗放入缸底。
用硫磺熏淀粉块的程序必不可少,既可增白,又起到杀菌消毒、防止霉变的作用。用细铁丝把小铁碗绑好,放入适量硫磺,点燃后慢慢悬入缸底,盖上缸盖,再在缸盖上蒙上被子,捂上几个小时后,由于缸内缺氧,硫磺会熄灭,就要把小铁碗拔出来,点燃后再放进去。这样反复多次、折腾几天,什么细菌也别想存活。
消毒后的淀粉重新装进芡兜,淋上少许水,悬挂起来,用小木板拍打芡兜,一则使淀粉结块,二则让其成型,形成圆圆的“芡蛋儿”。一个芡蛋儿30到50斤不等,一排排地挂起来,又圆、又白、又鼓。
胖人穿瘦裤子,双臀高高凸起,人们就会说,这人的屁股兜得跟芡蛋儿似的。芡蛋儿半干后,除去芡兜,把芡蛋儿放在草圈上晒,旧时,在农村经常见到墙头上摆放着一排排雪白的芡蛋儿,风景很独特。芡蛋儿晒干后,存放起来,单等冬天里上大冻后下粉条。
数九寒天,下粉条的时机来了。
找一片空地,垒一大锅台,铁锅口径3尺有余,锅台旁边放一小水缸、一大水盆。加煤烧水,等待旁边的人“和糊”。
和糊是把碾成碎末的淀粉像和面那样和成要求的糊状,和糊可不是随便一和就成,得有一个懂技术的师傅统一指挥,这个师傅俗称“老师儿”。老师儿把少量淀粉放进小盆内,加温水搅拌成稀乳状,称“芡糊”,然后把小盆放在盛有开水的大盆里预热,预热到什么程度,全凭老师儿的经验。
老师儿的指头就是温度计,他不停地用手指测试芡糊的温度。
老师儿说,中了!
赶紧把适量的白矾放入一大盆中,加入一桶开水搅拌,白矾溶解后,把小盆里的芡糊倒进去,用木棍按顺时针或逆时针快速搅拌,中间不能停歇,搅拌方向不许改变,直至搅拌成透亮的稀糊。这个过程叫“打糊子”,糊子打不好,下面的程序就进行不下去。老师儿又说,中了!赶紧把糊子倒入“糊盆”内。
糊盆是一个口径2尺多的大缸盆,陶制,厚实又结实,里面早已倒进碾碎、箩细的芡粉。糊子倒进去后,四名壮汉围住糊盆,奋力和糊。他们连抓带揉,把淀粉和成团后,四人一起发力,抓起几十斤重的淀粉团,“嘿哟”一声,把淀粉团翻个个儿,接着再揉、再抓。若体力不强,臂力、腕力不大,便干不了这活儿。
老师儿站在一旁,从容地揪下一小块淀粉,在手里握一握、捻一捻,看看和到家了没有,他不发话,四名壮汉就不许停。这个过程叫“揣糊儿”。糊和得无疙瘩、不粘手、均匀细腻的时候,老师儿终于又发话:中了!壮汉们这才得以喘息一阵儿。
然后试漏。把和好的糊装进漏瓢里,漏瓢是特制工具,用柳木或桐木挖制成瓢状,后留木柄,瓢底钻孔,淀粉糊儿可从小孔漏出。如制圆粉条,孔就钻成圆的;如制扁粉条,空就钻成扁的。漏条粗细均匀、下条流畅且无断条时,糊即为和好。
大铁锅里的水沸腾着,掌瓢的立于锅前,用毛巾把瓢柄缠在手腕上,一手托瓢,一手握拳在瓢边上轻轻捶击,粉糊便从木瓢里漏入锅中。瓢底离水面近,漏出的粉条粗,离水面远,漏出的粉条细,掌瓢的根据所需粉条的粗细,调整木瓢的高度。锅里的水始终沸腾着,粉条往锅中落下时,不能总是落在一个部位,掌瓢的就要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漏瓢,打太极拳一般。
另一人站在掌瓢的身边,负责往漏瓢里续糊儿,称“装瓢的”或“续糊儿的”。装瓢的要集中精力,连续添料,保持瓢内的盛糊儿量占瓢的三分之二,否则,粉条就会断线或粗细不均。
粉条下锅后,很快从沸水中浮出,这时,又有专人拿着特制的长筷子把粉条从锅中捞进盛有冷水的大盆里,冷却后,把粉条搭在一根短木棍上。短木棍长2尺左右,粗细均匀,称“粉条竿儿”。根据所需粉条的长短,把粉条截断。
粉条上竿后,要在寒冷的夜间挂到外面自然冷冻,第二天解冻时,用木板拍打,除去冰碴后,用手把粉条散开晾晒。这一冻一解,便去掉了粉条的粘性。
由于整个制作粉条的程序紧凑,大伙夜以继日地干,师傅们忙活,还有许多人围观,孩子们更是看得起劲。在凑热闹的同时,孩子们能得到奖赏,那些刚出锅又挂不上粉条竿的碎粉条,特别好吃。一锅粉条下完,收尾时,漏瓢里就会剩余一些粉糊,掌瓢的把这些粉糊丢到锅里,捞出后就是几大块“余头”。余头又筋又香,惹得孩子们一番哄抢。
有句农谚叫“一斤红薯二两芡”,而一斤芡只能出八两粉条,按照红薯的市价一折算,再加上雇工等费用,就能算出来一斤粉条的成本价。几块钱就买一斤粉条,掺假了!
转自凯升融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1-9 20:06 , Processed in 1.25088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