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考古队在潢川、光山等县考古时发现,信阳自东向西分布有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三个文化类型遗址24处,出土了大量文物和谷物。潢川县张集乡三河岔甚至还有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三个文化类型遗址24处,出土了大量文物和谷物。潢川县张集乡三河岔甚至还出土了研磨稻谷的石磨盘。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在夏商以前,信阳的原始农业有相当的规模。到商周之际,信阳经过进一步开发,农业由原始状态进人到“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形态, 纺织业和手工业开始出现,陶器成为普遍使用的物品,甚至还出现了铜器。罗山县莽张天湖村商代墓葬出土的器物,许多都是存酒的器物,其中两件器物中仍保存着当时供人们饮用的美酒。此外还出土了许多畜禽玉雕。据此专家认为,信阳农业和手工业达到中原地区商王武丁时代的水平。畜禽玉雕的出现,说明养殖业已经出现。酒的发现,一方面说明农业生产和农作物产量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另一方面说明人们在饮食上有更高的精神需求。粮食、畜禽等食用原料的充足,陶器等烹饪食品用具的普遍使用,酒饮料的供应,说明在商周时,信阳无论在饮食上还是在饮食文化上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从饮食习惯和饮食风味上看,由于各国贵族都是商周王朝后裔,加之各种礼制,特别是因“周代八珍”的出现而确立的北方菜和北方饮食文化,信阳菜在商周时以北方风味为主,至少在上层社会是如此,其饮食文化也基本上同北方饮食文化相一致。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楚国的日益强大,信阳成为楚国的重要地区。在楚国政治文化控制之下和以“楚国名食”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饮食风味出现后,以“周代八珍”为代表的北方菜和饮食风味逐渐让位于以“楚国名食”为代表的南方菜和长江中下游饮食风味。因此,信阳菜和饮食文化在战国时就开始显露其不完全同于北方菜和北方饮食文化的特征,开始显露出自己的一些特征。有两个故事也许能从一个侧面说明这点。 用鱼做菜和喜吃鱼是信阳菜和信阳食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信阳鱼丸是一道历史名菜,相传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楚文王极爱吃鱼,几乎达到每餐必食的地步。一次,楚文王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扎了喉咙。楚文王大发雷霆,随即下令斩了厨官。一天,楚文王又要吃鱼。于是,许多厨官纷纷推辞,不肯再为楚文王做鱼。为难之际,一个厨官想了一个办法,将鱼斩头去尾,剥皮剔刺,然后将鱼肉剁成细茸,做成鱼丸给楚文王吃。楚文王吃起来感觉香鲜可口,也不担心鱼刺卡住喉咙,非常喜爱。从此,将鱼做成鱼丸食之在荆襄一带很快成为时尚,也很快传到信阳,并在信阳流传开来,而且吃法也越来越多。 爱吃米且不习面食是信阳食文化的又一特征,但信阳的许多着名小吃却都是面食。馓子可能是信阳产生最早的小吃之一。据传,信阳淮滨县的麻里贡馓也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淮滨人孙叔敖出任楚庄王令尹, 在期思一带兴修水利,消除水患,受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当地有一位老翁用极细的面粉,加人少许盐和好,搓成细条,组成一束,然后扭作环状,放到油锅里炸熟送给孙叔敖品尝,以表心意。孙叔敖品尝后,感到既焦脆又爽口,非常好吃,便把老翁请来传授技艺。因炸熟的面条呈扇形有序排列,就将这种炸制食品称作馓子。于是,馓子很快在楚国境内传开,一直流传至今。现在的馓子同春秋战国时期的馓子有很大不同,早已从水面盘条改为油盘条,颜色更加金黄美观,口感更加麻脆,味道更加香咸。每当寒冬季节来临的时候,淮滨家家户户都要炸许多馓子贮放起来,天寒地冻时,人们便把馓子和羊肉、白菜等放在一起烩制。馓子烩羊肉、馓子烩白菜、馓子烩粉条等至今仍是沿淮一带冬春季节的家常菜。 这两个传说大致可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信阳菜和信阳食文化呈现出的特点是:(1)烹饪原料的选用已相当广泛。(2)烹任方法出现了氽、炸等比较精细的技法。(3)饮食开始出现南、北风味食品并存的局面。(4)楚文化和南方风味对信阳菜和信阳饮食文化的影响不断加强。信阳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