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与信阳有着不解之缘,与灵山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朱元璋出身于佃农,早年在家乡凤阳的皇觉寺出家做和尚,后行乞到信阳的商城、固始、光山一带。传说有一天,朱元璋来到了汝宁府(今信阳)的灵山寺。灵山寺主持对朱元璋很好,让朱元璋平时除了每天下山化缘外,就是在山坡上的茶园侍弄茶树。后来朱元璋参加了郭子仪的红巾军,在一场江淮之战中,朱元璋失利,被元军打的落花流水,之身逃回灵山寺。许多小和尚并不认识他,而朱元璋也不敢说自己是谁,只好用笔墨在寺院的白壁上写了首打油诗:战罢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管叨叨问姓名。
寺院住持用讯赶来,读了这首诗立刻想起他是朱元璋,但又不能明说就将他悄悄安排在后斋,还命小和尚用灵山茶泡水,为朱元草洗伤口,朱元璋躲在灵山寺期间,罗山县令李思齐下令包围寺院,捉拿朱元璋。寺院住特叫朱元璋躲藏到寺院里的一口并里去,口衔打通的竹竿,能出气吸气,罗山县令李思齐带兵到寺院当然没有搜到人。朱元璋就这样躲过元兵搜搏,幸免一场劫难,伤愈后,朱元璋继续作战。在多年群雄争霸的斗争中,相继剿灭敌对势力,于1368年建都南京,国号为明。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经常想起在灵山寺的那段经历。灵山寺收留他习武练身,还在他兵败无处可逃时为他治疗刀伤,就想再去看看灵山寺。《汝宁府志》卷二十七艺文志记载,洪武二年,朱元璋出巡信阳州,留下(元夕过大通桥》《过大胜关》的诗篇。①
在洪武三年(1370)的三月初-一, 朱元璋第三次来到灵山寺。灵山寺的新住持,特地准备了灵山的一枪- 旗的极 品茶款待他。当住持将用九龙潭泉水湖泡好的灵山茶送到朱元璋面前时,就闻到-股沁人心脾的清香。稍饮少许,就使人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他越品味越觉得有滋味,就告诉陪同的汝宁知府,今后要进贡这种一枪- 旗的灵山茶。 还拨下一笔巨教.命灵山寺新住持将灵山寺扩建为七层大殿,敕封住持僧陈大用为金碧禅师,改名“圣寿禅寺”,并亲题匾额。同时还赐给这座寺院"半副銮驾”、金瓜、钺斧等仪仗,寺脊上装有龙头风尾,称为“皇庙”。朱元璋回京后,,汝宁府就下令在灵山周围广种灵山茶,这样,一枪- 旗的灵山茶就得以繁殖下来。 朱元璋避难的并名为“圣井”,至今完好存在。井水甘美,白天可映人院中香火大鼎,夜晚可映人晴空明月,被誉为“圣寺圣景”,这口井被称为“圣井”或”潜龙井”。张清改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