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3|回复: 0

彰显民营医院战“疫”担当 ——来自信钢医院的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6 08: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中华大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暴发以来,前线防疫工作压力巨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信钢医院主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不管姓‘公’姓‘民’,医院的宗旨都是治病救人。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战疫情,民营医院不能也不应缺位。”信钢医院院长杨光社说,“作为信北区域一家二级综合性医院,更应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当春节和新冠肺炎疫情同时来临时,1月22日,医院第一时间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院长杨光社亲任总指挥,毫不犹豫作出了决定:“取消假期,坚守防控一线,保证人民健康!”
信钢医院副院长仝振亚说,医院第一时间组织动员、周密部署,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刚刚开启春节休假模式的职工们,在接到返岗通知后,都回转脚步赶回医院,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领导班子成员在岗在位,各科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
1月23日,该院被市卫健委确定为首批发热定点门诊医院。院指挥部迅速决定成立了“新冠肺炎诊疗和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冠肺炎后勤保障组”和“新冠肺炎防控技术专家组”,分别由分管副院长任组长,院长助理协调配合各职能部门,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稳步有序开展。按市卫健委要求,抽调7名医师、11名护士组成三个梯队,随时准备支援定点救治医院。
信钢医院副院长罗家华介绍,明港镇及周边乡镇近40万人口,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有很多从外地返乡人员。作为定点发热门诊,医院严格落实院感防护要求,做好“一人一诊一室”。在杨光社的指导下,迅速将门诊楼二楼康复病区调整出来,重新装修改造,作为发热留观病房。
同时,医院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严格按照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做好发热患者接诊、筛选及信息登记,没有出现漏诊、拒诊、推诿患者现象。
疫情期间,医院按市卫健委统一调配,共派出六批共9人支援市第五人民医院隔离病房;分批次派出医务人员40余人,在信阳明港机场、107国道明港北山路段、淮内高速明港北站、明港镇明河桥、明港镇双河处等防控卡点,做人员登记、测量体温等疫情防控工作;近500名医护人员放弃春节假期,坚守一线。
信钢医院作为市第八急救站,承担着疫情期间明港镇周边急危重症病人转运抢救任务,做好院前急救防控措施,更是尤为重要。截至目前,共出诊近200次,向上级医院转诊疑似患者5人,并圆满完成危重症患者转往郑大一附院的任务。
在疫情中,有这样一批人,与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相比,他们在名义上并不是战“疫”的“正规军”,但他们与疫情作战,无问东西。他们身披白色“战袍”,冲到了抗击疫情第一线,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为生命争分夺秒。一封封意志坚决、饱含深情、言辞恳切的请战书不断递交,写出了医者的仁心与担当。这是对职责的坚守,更是逆风前行的无畏。
“如果支援有需要的话,我也可以去,我家不在这边,没啥后顾之忧”“我们绝对服从医院、科室主任、护士长安排,我们召必回,胜利属于我们”……
谁能想到这些“请战书”,竟是来自一群“80后”的医护人员,在父母眼里,他们还只是会撒娇、爱淘气的“孩子”,可在疫情面前,他们肩扛责任、义无反顾,已然成为与死神斗争的白衣战士。
医院第一位支援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外二科护士长、主管护师扈娟娟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面对疫情,我就是一名战士,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更是责无旁贷。”
采访中,扈娟娟为人醇厚、实在,不善于表达,同事都喜欢亲切地称呼她一声“扈姐”。
在隔离病房的20多天时间,扈娟娟作为一名护理专业扎实、经验丰富的老兵,很多年轻的护士都喜欢和她搭班,她们都说:有扈老师在的地方,我们就心里踏实。
为了参加这次战“疫”,扈娟娟把孩子送回父母那。儿子上高一,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每天在隔离区工作完,哪怕再累,她也要挤出时间检查儿子的作业。当一个医务工作者很伟大,作为一个妈妈她同样伟大。
每天下班,汗水都浸透了厚厚的防护服,脸上留下深深的勒痕。但是,她没有退缩,没有叫苦,她用自己的踏实努力诠释着“医者花木兰”。
1月22日,医院迅速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肾内科主任袁柱作为防控专家组成员之一,开始了他吃住在医院、不能和家人见面的抗疫日子。
“疫情之初,大家对新冠肺炎认识有限,感到恐惧也是人之常情。”袁柱对记者说,作为常年在血液净化领域工作的医生,我有着十几年的临床工作经验,防控知识相对是较好的,而且年富力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担起这个责任。
2月20日,带着医生的这份使命和责任,也带着家人的嘱托和担忧,他走进了市第五人民医院的隔离病房,开始了对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工作。
袁柱的父亲也在医院上班,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一直坚守在医院大门口卡点岗位,协助测量体温等。提起儿子,他激动地说:“他是好样的,虽然有些担心,但这是他的职责,他圆满完成抗疫任务,我为他感到骄傲!”
“此次疫情,全国所有的白衣天使都奋斗在抗疫一线,他们同样是子女,是丈夫或妻子,抑或是父母,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医生!作为一名医生,我无怨无悔投入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作为一名党员,我将继续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采访中,袁柱坚定地对记者说。
“进入隔离病区前,我心里有忐忑,也有一丝兴奋,我能像前辈们一样,从病魔手中抢回生命。”手术室护士长、主管护师蔡莹婷对记者说。
蔡莹婷说,在隔离病区,每天都要穿上严密的隔离服,水蒸气模糊了护目镜后的视线,但总能清晰地看到患者紧张、慌乱的眼神,他们求助的心声一直萦绕耳边,这就是我的战场,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从操作到治疗,要求精准、精细。很多病人,不仅仅是药物的治疗,更是心理的抚慰,温暖的关怀,为他们树立信心,传递美好生活的希望。
“从刚来时的紧张与热血,现在更多了些平和坚定。作为党员,时时刻刻以身作则,做好带头模范作用,听从科室工作安排。虽然‘战略’上藐视疫情,但实际工作应该做实、做细。”蔡莹婷说。
2月8日,正是举家团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然而,对于内一科护士长、主管护师夏环来说,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上午11时许,接到市卫健委的选派通知,紧急驰援市第五人民医院。
在进入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当晚,夏环了解到隔离病区夜班护士严重不足,便自告奋勇地担起了夜班护士的责任。在支援市第五人民医院22天的时间,她就担了21个夜班的护士责任。
夏环回忆,2月16日晚,病区来了一位特殊的新冠肺炎患者,患者有先天性的小儿麻痹症,而且左上肢骨折刚做过手术一周时间,身体状况差,生活不能自理,吃喝起居完全依靠护理人员来帮忙完成。
“在巡视病房时,患者发生呕吐,呕吐污渍沾满了床单和衣服,我急忙拿来干净的衣服、床单为她更换,因为手术和先天畸形,穿起衣服来很是不便。”夏环说,等换完后,汗水湿透了衣服,雾气熏满了面屏,患者努力抬起胳膊,我急忙握住她的手,患者哽噎地说:“夏护士,谢谢您这么细心地照顾我,不嫌弃我脏,不害怕我把病毒传染给你,你比我的亲人还要亲呐!”
夏环说,虽然每天穿着隔离衣、防护服,戴着双层口罩帽子、护目镜、防护面屏,仍有自身被感染的风险,当走到他们身边,聆听他们的心声,那些害怕和担心统统忘却脑后,只想帮他们早点治愈,盼望着他们早日康复出院。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听不到他们的豪言壮语,可他们用行动坚守初心、履行责任,使信钢医院抗疫力量在这个春天更加出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6-2 20:10 , Processed in 1.76830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