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83|回复: 0

新私塾兴起?教育资源优化重组?疫情之后,中国教育往哪儿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4 12: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2020年3月3日,早上8点,人生几何君身边的小和同学打开电视、电脑、手机、平板,开始一天的学业。

往年的这个时候,小和同学的身边,是同样青春青涩的同学。晨曦淹漫,女同学们皮肤正在散发更美的色彩,身材也正悄没声息地改变;男同学的嗓音,已经变成老公鸭一样粗野低沉,但是,脸上的青春痘,昭示着他们体内正在蓄积越来越多的青春活力。

而现在,他却不得不一个孤零零地坐在家里的电视前,打开课本,眼巴巴地看着网播的课程。从春节封城到这一天,他已经在家里完整地窝了30多天。没有同学,没有小伙伴。有的,是充足的食物,一堆堆书籍教材和网络上无穷无尽的课程。

这一天,和他处境大致一样的中国孩子,应该有几千万个。

微信图片_20200303194706.jpg

一场疫情,改变了中国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改变了教育。成长的烦恼依旧,原有的快乐却没了。天空和大地,只能用眼睛从窗户往外面不搜捕。天空下原本无处不在的天籁,也只能用心灵去想象。只能想象!

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学习也完全可以在家里?!

全国中小学生第一天的网课,以新奇开始,因网路爆满而汹涌。疫情的不可预期,让网课成为常态。孩子们很快适应了这个崭新的学习方式。适应了,就习惯了。习惯了,就觉得理所当然了。呵呵,在家里上课也没啥不好哈!

网课的效果,暂时还没有评估。人生几何君看着自家的孩子,神游宇内,难免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做一点非分之想。

微信图片_20200303194453.jpg

——原来老师也是可以不用这么多人!传统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一门课,都要配备0.20名到1名教师。0.2不难理解,譬如音乐体育,一个老师带四五个班级或跨级段授课,平均每个班级就是零点几个授课老师。现在网课了,全校乃至全市、全省,都可以用同一个老师的课。即便复课回归正常的课堂,借助覆盖越来越普遍的白板(电教屏幕),仍然可以多个班级共用一个老师的课。如果测评考核成绩的方式发生变化,从死记硬背转向理解知识点、熟练灵活运用,那么,每个学校还真地需要原来那么多授课老师吗?更多的授课老师,能否转向以生涯教育为基础的心理辅导、人格(而非传统的单纯德育)塑造培养、体育健康辅导?富余的师资,全国或者以省域、市域配置重组?

如果能,那么,每年占据财政预算庞大的教师人头费,是不是就可以渐渐充足了、富裕了?更多的钱,是不是就可以投到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升级教育?

——原来名师们的课,每个孩子都可以聆听!网课打破了地域限制。非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全国网课已经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疫情之后,网课成为政府解决学生教育的唯一途径。网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时空限制。现在,大别山腹地一个村小的孩子,只要愿意,也能随时倾听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最好老师的网课。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资源不均衡,至少可以解决师资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网络私塾会不会出现?传统的私塾,是富贵之家延请老师,专门教授自己家或亲友的孩子。特点就是一个老师教为数寥寥的学生,但一个老师要做全科教师。科举时代,学生要学的科目并不多。新学兴起后,数理化生外进入课堂,学校就不是一个人能撑得起场子的了。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一个学生需要为其授业的老师,理论上不少于50个。

微信图片_202003031944532.jpg
网课之后呢?会不会有家长关门闭户,找来网上最好的老师的网课,直接辅导孩子学习?如果效果还行,省去每学期几千几万的选校费、学杂费、住宿费,省去接送孩子的时间和油钱、车费,免掉风吹雨淋日晒,避免孩子上下学路上的交通风险,逃避校园暴力,持之以恒地上完网课,直接报名参加中考、高考,岂不美哉?!
和学校按部就班的课程安排不同,网络私塾,完全可以实现一门课一门课地系统学习,甚至一个学期读完两个学期的课程,一年学完两年或者两年学完三年的课程。节余的时间,就可以博览群网,选更多的名师课堂学习,融会贯通。提前学完的学生,可以提前报名中考、高考。考了理想的学校,提前就读;考不好,下年再来,仍然不耽误天时地利。

是不是觉得人生几何君在瞎侃胡扯?那请看看《大河报》2013年报道的真实事例:

“俩孩子喜欢上这里的环境了,你看,她们和同学们玩得多欢!”昨日,在信阳市平桥区育才学校,一名老师看着安安、静静(化名)姐妹俩手拉手走进校园,欣慰地告诉记者。之前,因为担心孩子在校学坏,大学退休教师张先生将两个孙女留在家中,自己手把手教了两年。

感兴趣可搜索链接:
https://xw.qq.com/henan/20130907002156/HNC2013090700215600

更早的时候,同样是这个城市,一名身为教师的黄姓人,把儿子从学校接回去,自己独立施教两年,孩子成功考取理想的985名校。

一个人能成功,就足以说明这种模式并非不可取。如果很多人走这条路都能走通了,那么,网络私塾是不是真的大有前途?!

当然,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升学和考试。集体到实体课堂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和他人相处,培养集体观念,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但是,网络私塾并不过滤上述品质和素养的培养。一个用心的父母,完全可以通过游学、研学、社会实践教育等等,同样养成孩子上述素养。

微信图片_20200303194934.jpg

——18·9万研究生的扩招,是培养精英还是给精英掺水?除了一再延迟开学,推迟相关招考时间,教育还有一大喜讯: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相应问题,今年全国研究生录取计划扩招18·9万人。18·9万!!!

  百度一下,1981年,259万人报考,录取28万人,录取率为10.8%。2020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2019年,研究生招生录取人数91.7万,今年扩招18.9万,意味着今年的研究生录取人数将近110万,研究生招生录取率为12·58%。好吧,比1981年的本科生招收比例还高!

  对此,有人欢呼: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迈向研究型;有人担心:研究生队伍注水,满街都是研究生,研究生教育质量堪忧。

  人生几何君看来,不管咋样,研究生扩招都是一件好事:解决求学学子深造的问题;解决本科生就业的压力;拉长教育链条,促进教育消费增长,拉动生活消费增长;总的来看,进入研究生教育层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努力向上的,即便导师尽力不够、少数学生垃圾,经历过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肯定比人才更“人才”。再说,研究生都扩招了,下一步,博士还好意思不扩招吗?如此,博士人才不就水涨船高了吗?设若咱家的孩子赶上了这拨扩招,咱不鼓励孩子趁势而上,难道还能跳着脚叫骂“这是掺水、注水、加水”、“反对反对反对”吗?!

  一场不期而遇的疫情,引发多少场意想不到的变革!我相信了那个说法:南美洲某处丛林一直蝴蝶轻轻地忽闪了一下翅膀,太平洋海岸掀起了一场狂飙突进的飓风……

欢迎好的改变!期待一切变革,都能给我们带来更美的生活!

文   人生几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6-29 14:57 , Processed in 2.08602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