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159|回复: 0

麻醉如何阻碍疼痛传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4 09: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临邑县人民医院陈瑞瑞

  当我们谈及手术,往往会聚焦于主刀医生精湛的技艺,却容易忽略那默默发挥关键作用、让手术得以在无痛状态下顺利开展的幕后力量——麻醉。麻醉就如同为患者开启了一扇通往无痛手术世界的大门,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作用机制。

  神经末梢遍布全身,犹如敏锐的“感受器”,一旦受到外界的伤害性刺激,比如手术刀的切割、器械的触碰等,就会迅速将这些刺激转化为电信号。随后,这些电信号会沿着神经纤维组成的“信息高速路”,有条不紊地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质,大脑经过分析处理,我们便真切地感受到了疼痛。

  麻醉发挥作用的第一步,便是对这一疼痛传导通路“做手脚”。拿局部麻醉来说,它会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钠离子可是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当钠离子通道被堵住后,神经冲动就没办法正常传递了,就好像传递疼痛情报的道路被截断了,原本该传递到大脑的疼痛信号也就无法抵达,于是身体相应部位便失去了痛觉,而患者的其他感觉和运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保留,这使得手术在局部无痛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开展。

  全身麻醉的作用机制则更为复杂,像是一场全方位的“神经系统调控战”。全身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者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后,会随着血液这个“运输大军”,抵达身体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大脑以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它们会从多个角度“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一方面,全身麻醉药能够增强大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能力。GABA就如同神经系统里的“镇静剂”,它的作用增强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会大大降低,原本活跃传递各种信息的神经元之间变得“沉默寡言”,大脑接收和处理疼痛信号的能力自然就大打折扣了。另一方面,全身麻醉药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等关键靶点产生影响,进一步扰乱疼痛信号在中枢的传递、整合以及分析过程,让大脑对来自身体各处的疼痛刺激“浑然不觉”。而且,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像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这些身体的自主反射也会受到抑制,这就避免了手术中患者因这些反射而引发危险,保障了手术的安全和流畅。

  除此之外,麻醉还有一个重要使命,那就是维持患者在手术期间的生理稳定。手术过程中,患者身体面临着失血、组织创伤等诸多挑战,血压、心率、呼吸等重要的生命体征极易出现波动。麻醉医生就像是经验丰富的“掌舵人”,通过精准控制麻醉药物的剂量,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运用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让患者的身体始终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为患者在手术中撑起一把坚固的“保护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15 11:07 , Processed in 1.2000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