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走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的新征程上,要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完善旅游教育体系,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分类推进教学改革,加快培养新时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多层次人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主要靠教育。我国旅游教育发展与改革开放同步。40多年来,我国旅游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及强,目前已经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旅游教育体系,旅游教育成为我国旅游业人才培养的中流砥柱。
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走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的新征程上,要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完善旅游教育体系,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分类推进教学改革,加快培养新时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多层次人才。
一是要强化高等教育发展,培养旅游业创新性高层次人才。《决定》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旅游教育已经基本形成结构完整、形式多样、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符合旅游行业发展的人才需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为适应新时代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旅游高等教育要肩负起培养旅游业创新性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高层次旅游人才作为目标。
培养创新性高层次人才,需要高等教育根据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设置精准的专业方向,如智慧旅游、可持续旅游、文化旅游等,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精准对接行业发展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围绕培养目标,构建涵盖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创新思维、领导力培养等方面的课程体系;将行业前沿动态、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引入课堂教学,保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同时,要加强旅游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工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二是要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旅游业实用性高技能人才。《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旅游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旅游业实用性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市场调研和行业分析,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精准对接行业发展需求。例如,可以根据旅游企业工作岗位和技能需求,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拓展提升等模块,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采用项目式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此外,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与旅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实习实训、项目开发等活动,对培养高技能人才也尤为重要。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旅游业发展;推动产教融合,鼓励学校将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企业需求相结合,共同开发教材和课程。同时,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服务,促进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
三是要加大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和服务能力。旅游从业人员是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加大从业人员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水平的培训。例如,可以针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不同岗位特点,提供专业知识培训,如旅游法规、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加强操作技能的培训,如导游讲解技巧、酒店服务流程、旅游产品设计、产品营销等,提升实践能力;注重职业素养培训,包括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提升综合素质。同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激励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从业人员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
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旅游教育工作,连续多年开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以学生实践引领计划、“双师型”教师创新发展计划、专业研究生科研攻关计划等项目为抓手,推动旅游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院校整体的行业产业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岗位技术技能的培养能力,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和技术技能水平。
在完善和优化旅游教育体系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加强政策引导和保障落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各级各类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决定》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各级政府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明确人才发展目标,结合地区和行业特点,制定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人才政策,同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如住房、教育、医疗等,提高人才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只有切实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声望,让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人们才愿意选择旅游业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人才也才能够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旅游行业之中,进而对旅游教育产生正面、深远且巨大的影响。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王昆欣 (作者为世界旅游联盟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