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将于明天开考,据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多地报名人数有所上涨,其中,湖南高考报名人数为73万人,比上年增加4.6万人,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
全国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全力保障2024年高考安全,严惩涉考违法活动,用心用情用力为高考考生保驾护航。
教育部发布特别提醒 日前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多次作出部署,要求各地用心用情做好考生服务,加强出行、食宿、医疗卫生、噪音治理等方面服务保障,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
同时,还要充分做好考试期间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工作,确保高考平稳顺利举行。
教育部特别提醒广大考生:
一要认真阅读《考生须知》等,严格遵守考试规定,提前准备并携带好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
二要关注本地天气、交通情况,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仔细核实确认考试时间、地点和科目,准确掌握考点考场路线设置,考虑考点安检等因素,预留足够赴考时间。
三要诚信参加考试,不携带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及其他违禁物品进入考点(考场),如有携带须按考点要求统一存放至指定保管处。
在成都石室天府中学,高三学生在教室内专注答题。通讯员 李向雨 摄
严惩涉考违法活动 切实保障高考安全 公安机关、教育部门提醒:
考生要严格遵守考规考纪,切勿携带手机等任何电子设备进入考点考场,以免触犯考规考纪;
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考生,严重破坏国家教育考试秩序,涉嫌违反《教育法》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关规定的,教育部门可作出取消成绩、暂停考试、延迟毕业等处理。
切勿相信网上“售卖高考试题、答案”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在高考中组织考生作弊,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代替考生考试,出售、使用无线作弊器材等行为,严重危害国家教育考试安全,侵犯考生合法权益,破坏社会公平公正,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经营罪和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等罪名,将承担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将持续保持对涉考犯罪“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2024年高考安全。
安徽省六安市共产党员示范车队和六安爱心车队的出租车司机在系绿丝带、贴车贴。通讯员 田凯平 摄
教育部公布2024年高考举报电话 近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各省(区、市)2024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举报反映涉及2024年高考的问题线索。
教育部及各省(区、市)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第一时间核查处理,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各地各校都为考生 提供各种暖心服务 关注考生的身心健康 全力助力考生高考
厦门公交开通考生绿色通道 144条公交线路直达考点 记者从厦门公交集团了解到,高考期间,厦门有144条公交线路、1500多辆公交车直达26个高考考点。
厦门公交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在考生赴考和考试结束时段,特别是考试开始前两个小时和考试结束后两个小时,将对经过考点的线路增加班次,让考生能准时到达考点和回家休息。
高考期间,厦门地铁和BRT全线网车站将开通“考生绿色通道”,考生及家长可通过该通道优先安检。厦门地铁和BRT全线网车站的客服中心也将优先为考生提供咨询、求助服务。如果有考生忘带文具,可凭准考证在车站的客服中心免费领取“爱心助考文具袋”。
厦门地铁开启“考生绿色通道”。
厦门“爱心服务车”车牌是爱心司机跟中高考考生的约定,而这一约定已持续19年。6月4日上午,“2024高考服务车暨中高考家有考生车”活动拉开序幕。高考期间,前往考场的考生,如果看到贴有“爱心服务车”车牌或悬挂绿丝带的车辆,可招手拦车搭乘前往考点,也可拨打电话5151000预约。活动现场,来自海峡出租、坤驰出租等13家出租车、网约车企业的爱心送考车队代表,共领取了约700个“爱心服务车”车牌。
厦门出租车爱心送考。
高考前夕,厦门交警部门将加大对考点周边道路的管控力度,确保考点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河南开通中高考减压专线 帮考生及家长做好心理调适 中高考期间,河南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通“12355中高考减压”专线,由12355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在线接听解答考生和家长有关考前压力疏导等方面的咨询求助。
河南省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值守时间由8:30—20:30延长至8:30—22:30,以进一步优化提升服务效能,满足广大青少年和家长咨询需求。
在考试当天,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选取不少于5个考点(不足5个考点的地方实现全覆盖),在考点外设置“12355中高考加油站”,为考生和家长免费提供矿泉水、藿香正气水等物资,摆放河南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宣传材料,并配备1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值班,对有需要的青少年和家长进行心理疏导。
“12355”各地中高考减压专线、小程序
祝福各位考生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的挑战 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美好的回忆 文章来源:综合自微言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微言教育、厦门交通、长葛共青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