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复苏是可以预见的,调整未必会持续3~5年。” 5月25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在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上表示,尽管房地产行业面临挑战,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趋势并未改变。特别是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有关房地产的政策转向、暖风频吹,房地产支柱地位再次确认。当前正是市场企稳筑底期,且一线城市风向标作用已趋明显,房地产、建筑业面临投资机遇期,企业应秉持战略耐心,注意把握市场机会。 中国房地产报:您如何看房地产行业当前形势? 贾康:探讨当下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形势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行业调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2016年“9·30新政”前。2014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轮下跌后的企稳,随后在2015年迎来回暖,2016年重拾上升趋势,从而触发了当年严厉的调控政策。随后市场进入调整期。2020年疫情爆发后,在二季度再次出现市场回暖迹象。到了2021年,面对深圳市场为代表的过热现象,政府在实施“三条红线”政策后又全面实施从严从紧调控措施以防范房地产风险,然而这却引出了“合成谬误”的宏观负效应。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房地产市场政策发生180度转变,在保交楼(交房)促回暖中,各地纷纷以取消或弱化行政手段的政策组合措施稳定市场,化解风险。2023年,中央判断“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出现重大变化”,同时,在中央指导下以针对性政策措施组合,解决"住有所居"所需社会托底的保障房有效供给。在追求以制度建设来“治本”,形成“保障+市场”的住房双轨统筹框架之下,将继续完善土地制度、投融资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打造我国房地产业长效健康发展新模式。 中国房地产报:有观点认为,本轮房地产调整时间可能长达3~5年,对此您如何看? 贾康: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个“筑底—波动—逐步回暖”过程,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已转变为以买方市场为主,且市场波动调整不可避免,各地达到回暖临界点会有先有后,但若无重大意外,全局而言的市场回暖未必要等待3~5年之久。 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支持政策仍在持续加码,大部分城市已取消行政干预手段,特别是一线与部分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已出现回暖迹象与活跃表现,这将成为风向标进一步引领整个市场方向。如果有必要,一线城市可以继续向弱化乃至完全取消行政手段调整,这符合完善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与客观要求。 中国房地产报:您如何看待中国房地产市场变化其对建筑业的影响,未来走向如何? 贾康: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紧密相连,可以视为“不动产业”或广义房地产业的一部分。当前房地产市场主要指标全国合计虽然还有所收缩,但在回暖可期的背景下,建筑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不仅与房地产市场动向相关,还与更广泛的投资态势、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以及新老基建的发展等紧密相连。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被再次确认后,面对以新质生产力推进跃升式发展的机遇,企业和市场人士需要秉持战略耐心,注意围绕“确定性”因素进行长远布局,做好充分准备,以把握市场机会,该出手时候就出手。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康为/发自济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