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4|回复: 0

薛峰:做人民的建筑师,建人民所需的“好房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2 08: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冬日暖阳,透过中建大厦的窗户洒在铺满设计规划图纸的办公桌上,桌上电脑显示,一场视频会议正在紧张地召开,薛峰一边参与会议讨论,一边招呼记者坐下。
今年8月,北京门头沟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他带领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后现场,组织门头沟斋堂镇沿河口村灾后恢复重建整村异地安置规划设计。无数次这样的视频工作会经常是深夜还在进行中。
“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已经成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工作目标。“寻找中国好房子”也是中国房地产报围绕这一目标策划的重要选题。近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带着这个选题走进了这家大型国有工程设计咨询企业——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设计研究院”),专访了在设计、规划和科研领域潜心研究攻关数十年中国建筑大师薛峰。
作为中国建筑大师,薛峰曾经主持设计近百项大中型项目,如西长安街上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之家,亚洲规模最大的绿色航空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航运控指挥中心、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绿色校园之一-内蒙古民族大学、故宫博物院武英殿陶瓷馆改造、民族文化宫改造、北京友谊宾馆改造等重点项目。这次主持这个仅96户村民的小村落设计,薛峰却尤为重视,一心扑在这个项目上。他表示,这个项目要让村民们“在核桃树下看星星,在石头村里观山景”,大家一起来干,留住乡愁记忆,回乡安居乐业。
采访中谈及如何建设“好房子”,薛峰表示,作为建筑师首先要树立“要做人民的建筑师,服务于群众所需”的理念,“走出图纸,走进生活”。要改变仅执着于空间创作的设计思维:探索以人为本的服务设计、场景设计、环境设计相互融合的设计新路径。一是从精细的人性化服务需求出发,精准满足各类人群所需;二是设计要创造丰富的生活场景,有温度,有烟火味才会有人来参与其中,大家才会聚到一起使用这个场所;最后才是我们建筑师专业所长的“环境设计”。
建“好房子”要改变设计思维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建筑设计领域资深专家,您如何评价我国住房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薛峰:历经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住房建设解决了从没有房子到有房子的重大民生问题,为世界提供了快速大规模解决住房问题的新方法,这是非常大的贡献与成就。住房建设助力了整个国家高速发展,如今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3.9%。
不过,巨大成绩的背后也有几方面的不足:一是住房建设高速增长,但却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和风貌特色缺乏深入思考,所谓的“标准化”设计造成“千城一面”;二是对不同人群、不同家庭、不同阶段的人性化生活需求研究不深,部品部件的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设计缺失;三是不同于发达国家,我国特有的多高层、高密度集聚住房具有独特性,然而“拿来”的东西太多,自己的东西太少。缺乏对国情适应的技术体系研究。四是对与住房配套的服务产品和产业带动不足,住房公共服务产品与装备缺失。
中国房地产报:今年年初,倪虹部长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好房子”目标,中建设计研究院围绕这项工作做了哪些具体安排?
薛峰:针对于此,我们开展了分类研究:第一,新建住房,对应北京高品质住宅,在完整社区、绿色健康社区、全龄友好社区等方面总结设计技术要点,以及建筑师负责制的经验方法,形成一套“产品技术规范书”;第二,既有住房,针对设计带动片区统筹更新,已建立了“五个一”(一书、一图、一表、一体、一账)全过程整体统筹实施方法,主编了相应的系列团体标准,现在正在结合在京央企老旧小区大量的改造项目开展建筑师负责制示范;第三,乡村建设,结合我们院在北京门头沟灾后恢复重建,以及百花山社文旅运营项目,总结形成诗画乡村所对应的产品技术体系和文旅运营产品。
中国房地产报:多年来您的诸多研究与实践为建设“好房子”积累了哪些经验?
薛峰:建设“好房子”首先要“走出图纸,走进生活”,要改变仅执着于空间创作的设计思维:探索以人为本的服务设计、场景设计、环境设计相互融合的设计新路径。一是从精细的人性化服务需求出发,精准满足各类人群所需;二是设计要创造丰富的生活场景,有温度,有烟火味才会有人来参与其中,大家才会聚到一起使用这个场所;最后才是我们建筑师专业所长的“环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生动的建筑,具有活力的建筑。
其次,需要建立新机制,实现工程全过程协同设计和整合设计,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师负责制。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能做到“三有”:有温度(人因),有味道(场景),有颜值(风貌),才能建设“好房子”。
对人的温度是建“好房子”基础
中国房地产报:您认为应当从哪些维度来定义好房子?具体内涵和标准是什么?
薛峰:“好房子”首先要有给予人的温度,这是“好房子”的基础,要有“三性、三化、三好”标准。
“三性”是指安全性,保证结构安全;消防安全;避免土壤、声、光等各类污染以及场地防灾安全;防止燃气泄漏、防脱落和坠落等居住安全;避免事故、滑倒和磕绊所造成的出行安全。宜居性,保证居住街坊公共空间的宜人品质和优质公共服务布局;保证住宅公共空间、套内空间的功能适用性要求,声、光、热、照明环境,围护结构防水和热工等性能要求;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等健康性能要求。持续性,保证建筑结构、部品和设备设施耐久性和全寿命期易维护要求;以及功能、性能的可持续更新改造提升;保证经济合理的建设目标,使住房达到性价比最优。
“三化”是指低碳化,实施绿色低碳高品质住宅建设,工业化装配式住宅建设,绿色新型建材集成应用;实施绿色低碳运维;倡导绿色居住生活方式。智慧化,实施智慧家居、社区智慧服务和智慧运维管理等;适老化,实施城市、社区和居家系统性、全龄友好型无障碍环境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化技术和产品辅具的适老化应用;远程医疗与家庭病床的系统推进。
“三好”是指好户型,研发如多代居、新市民住宅等适合于现代人生活习惯、不同人群、不同气候带的新建和改造住宅产品等;好社区,做好物业服务,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等服务体系;好城区,构建街道安全慢行系统、便利出行系统、健康步道系统,系统布局医疗、文博和体育等优质城市服务资源,形成富有地域特征的城市风貌。
中国房地产报:您做过的哪个居住建筑项目可以称为“好房子”?
薛峰:我们今年在做的门头沟斋堂镇沿河口村灾后恢复重建整村异地安置项目就是为96户村民建设“好房子”,留住诗画乡村特有的环境,同时建设具有高品质居住环境的新宅。这个项目实现了全过程“建筑师负责制”,作为项目总建筑师,在规划设计阶段,着力“景村融合”,依“树”布局村庄,因“石头”形成山区村落特色,不是仅为农民盖房子,而是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场景。如,保留村口的核桃树,给村民留住回家的记忆;规划了洒满树荫的那条街,让村民在这里讲述生活的故事;为村民提供了晒着太阳看长城箭的温暖场景等。
规划设计同时还考虑了如何让大家一起来,共建共享保留记忆,让村民回乡乐业,不仅要住“好房子”,还要因“好房子”带来可持续的收入,让村民们富起来。这就是我们想规划出的场景,每户我们都设有独立的民宿用房,靠近主街的用房都对街巷开门。“新宅”采用混凝土装配模块技术,实现高质量的工业化建造速度。采用绿色节能技术,实现夏天自然对流通风少用空调,冬季温暖如春的居住品质。采用全龄友好无障碍技术,可让大家沿着村子“跑起来”。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中国建筑大师,您认为建筑师负责制对“好房子”建设会有哪些影响?
薛峰:很多国家采用建筑师负责制,我国近几年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陆续推行。以北京为例,从2021年开始试点建筑师负责制,主要有3大类:一是公共建筑,二是新建住宅,三是既有改造。我做了很多项既有社区改造建筑师负责制项目,如朝阳区水锥子社区、海淀区北洼西里等。
我认为建筑师负责制会给“好房子”建设带来巨大的变化:第一,思维发生变化,原来是等任务书,但建筑师负责制则要求向前一步,主动调研策划沟通,主动协调多个产业和多个主体;第二,活干细了,无处不设计,建筑师负责制下项目设计更加精细,只有这样建筑设计才能有温度、有味道、有颜值。
不过,建筑师负责制给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业务素质要求高,还要懂管理,要“走出图纸,走进生活”,有追求,有情怀,得是全才。所以说,对人的爱,对人的温度是建设“好房子”的基础。
为民创造美好场景,做人民的建筑师
中国房地产报: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住房适老化成为重要课题 ,在您看来应该如何来打造全龄友好无障碍环境?
薛峰:第一,原来无障碍更多的是针对残疾人,如今适用人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全龄人群,我认为全龄友好=人性化品质提升+为民服务,这是更大范畴建筑环境品质提升;第二,原来只关注空间,或只关注设备,只关注信息化,没有关联起来,未来要形成系统,所以要建立全龄友好无碍环境“人-环-机”融合理论,研究服务场景与空间环境适配技术,才能真正带动国家适老化产业。所以,要把人的需求、环境适配、机械装备构建成一个“人-环-机”整体系统,解决信息化,智能化装备的适配的问题。
围绕社区全龄友好环境微改造,要从细节入手,坚持“小设施、大师做”“三师一体”,由片区总师负责片区统筹,社区责任规划师与建筑师“双师协同”干细活。为城市社区打造好社区、好房子居住环境,创造服务于人的更美好生活场景。
中国房地产报:在您看来,在实现“好房子、好社区、好城区”目标过程中有哪些挑战?
薛峰:最大的挑战还是思维和观念,“好房子”不仅仅是标准层面,而是和国家整体发展脉络,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人的需求结合起来,形成真正的共识。
其次是机制,没有理顺机制,那根本无法往下推。机制方面,可以采用建筑师负责制来助力“好房子、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最后是评价标准会发生转变,不仅仅是建设单位、建筑师等专业人士认为房子如何好,而且是取决于居民在其中生活的切身感受。
西湖湖滨步行街温馨一幕。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中国房地产报:在工作中您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薛峰:回忆数十年建筑设计生涯,最感动的瞬间是我改造完杭州西湖湖滨步行街,几年后再次来到那里的一个傍晚。那天,我看到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先生,推着坐轮椅的老母亲在西湖湖滨步行街,手舞足蹈地为老母亲高唱一曲,夕阳西下我用手机记录下了这温馨的一幕。过去攀谈,问他以前会带老母亲来这边吗?他告诉我:“以前这边太乱,人车不分,路也是坑坑洼洼,没法带母亲来这边,改造后,环境也好了,道路也非常平整,轮椅也很方便通行,现在经常带母亲来这边看湖,听歌,老母亲也很开心。”那一刹那,作为负责改造的建筑师,我真的特别的激动,为民创造美好的生活场景,才是我们建筑师的初心,这让我愈发坚定了要做人民的建筑师的信念。
(来源:今日头条 中国房地产报 陈娟 中房报记者 苏志勇 北京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12-25 21:19 , Processed in 1.2151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