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最为热闹。过年习俗由来已久,人们还演绎出许多有趣的传说,以增加年的神秘感和趣味性。千百年来,从祭灶、扫房、贴对联,到守岁、拜年等年俗庆祝活动丰富多彩!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胜利路学校六年级开展了以“春节民俗日历”为主题的寒假语文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春节民俗调查、春节民俗阅读、介绍春节民俗等活动,以多彩的形式深入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体验节日中的民俗文化。 让我们跟随孩子们的脚步,一起来感受节日的快乐时光吧! 


一、春节民俗调查 


















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春节的缤纷活动中,包饺子、煮饺子、打扫卫生,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贴福字、贴对联、为家里布置新年环境,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为长辈拜年,送上祝福语,体会到了尊敬长辈的孝敬之道。 一起欢乐,亲身参与,孩子们收获了成长的快乐,更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于海外华人来说,每年最想家的时候大概就是春节除夕夜了。旅居海外的同胞们,也会在身边的浓浓年味中,寄托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 





二、春节民俗阅读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正应了那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孩子们在阅读中了解了各地的传统节日习俗,让民俗记忆扎根于心中。 





三、介绍一种春节民俗 
同学们通过一幅幅设计新颖的手抄报,向大家介绍春节民俗,有的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喜爱,有的展示了春节期间的特色活动,有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祝福……彩笔之下,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爆竹声声辞旧岁,江山万里迎春晖!让我们满怀憧憬,鼓足信心,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