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31|回复: 0

探寻立秋文化 邂逅时节之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8 18: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如果让孩子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会采用什么方式?学习、调查、采访、研究、实践、表达……当他们遇上项目式学习,也许就会发生一些神奇的事情。今日立秋,信阳市第三小学的孩子们,依托项目化学习撬动“双减”杠杆,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秋。教育即生长,儿童即可能。跨学科融合、自主探究,让我们一起聚焦三小项目式课程建构,在这美好的节气里,收获更多。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一叶知秋。落叶是自然的信使,当秋季的第一片落叶飘零,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也表示草木开始成熟结果,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本组将以“落叶”为主题元素,从艺术和科学角度阐述立秋。


生长季努力工作的叶绿素,在秋季退出舞台。叶黄素和叶红素闪亮登场了!让我们通过小实验和知识树,学习树叶颜色的奥秘吧。


立秋


大自然像一位高明的艺术家。我们可以发现,叶片有不同的形状、边缘,就连叶脉也好像河流地图,叶之美,何以留存?感受古人的智慧,利用不同的媒染剂,体会化学变化之美,封存树叶的影子。









立秋



一(1)班丁妍冰同学跟着妈妈收集不同的树叶,按照传统草木染的方法实验植物染色。我们还把树叶裹在棉布围巾里,喷上白醋与铁锈的混合液,蒸煮半小时,晒干后得到一件草木染的围巾。快看!上面还有落叶的痕迹。感受古人的智慧,利用不同的媒染剂,体会化学变化之美,我们成功封存了树叶的影子。






收集不同的树叶,通过敲拓的方式印在帆布包上,再用明矾水固色,我们能学习到明矾固色的化学原理。明矾作为固色剂携带了正电基团,静电吸附带负电的染料基团,最终在纤维上沉淀固定。





大开脑洞,利用树叶为素材,我们知行中队的小达人们,将给大家带来视觉盛宴。












AUTUMN




夏去秋来,日日自新,茫茫四海的人们从季节变幻中寻找生活的线索。查询入秋资料,制作气象日历,绘制统计图表,交流节气生活等一系列的气象探究活动,不仅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也明白了在生活的物换星移中,学会与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





立秋















秋天




一枕清凉,悠然入秋。二十四节气本就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创造,诗人们也喜欢在立秋这天吟诗寄怀,抒情言志,请跟随我们一起品味诗词里的初秋,邂逅一场充满诗意的旅行吧!


立秋












自立秋后,天气由炎热转为寒凉,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正是从养阳逐渐转为养阴的时刻。因此秋季养生,皆以“收、养”为原则。走进中医科,孩子们化身中华小医童,探秘中医节气养生知识。




立秋





秋天












在欢快的音乐旋律中唱一唱,跳一跳,寓学于乐,培养孩子们肢体动作协调性和韵律感的同时,又能充分了解到立秋习俗及节气特征,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渗透文化知识,涵养精神世界。




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也是孩子最好的探索课堂。立秋时节,我们通过学习相关农谚,了解袁隆平爷爷“一粒稻谷里的爱国情怀”,来到田间地头认识农作物、学习劳动技能等体验活动,进一步深入体会祖先的劳动智慧和非遗文化的深厚内涵。




秋天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节气的背后,是泱泱中华几千年的底蕴和智慧。本次项目式学习,我们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等多学科的融通实践,在古人留下来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中,叩问、探寻,采花酿蜜,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把优秀民族文化的种子根植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挥手告别这个夏天
对秋日也充满期待
待到梧桐树叶纷落
丹桂飘香时
愿与你漫步校园
再说起这丰收之季
虽已立秋 仍烈日炎炎
大家要注意防暑哦!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我们齐行动,
愿大家的努力
能换来金色的收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31 11:48 , Processed in 1.3214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