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12|回复: 0

百足之虫和贾府的兴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2 08: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信阳高中何和

    雨村道:“哪里像个衰败之家?”冷子兴笑道:“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冷子兴一番演说,将贾府未来的兴衰和全书主要人物的命运,铺陈敷衍,埋下伏笔。当冷子兴对贾宝玉做出评价时,贾雨村悍然厉色道:“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格物致知”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朱熹、王阳明等大师均高度尊崇,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

    动如一个滚动的轮胎,静如一株竹子,都可以作为“格”的对象,用以“致知”。王守仁先生已经在明中期“格”过竹子,失败后日夜反省,多年后最终龙场悟道,由此开创心学。晚生居无竹,也不想东施效颦,于是选择曾在高速公路上见过的一只狂奔的车轮,作为“格”的对象。

    那只轮胎,不知是交通事故使它脱离了车体,还是有人恶作剧,拿它在高速公路上故意使坏。总之,惯性让它在一段公路中“无限”滚动。

    但是,这种“无限”,是真实的“无限”吗?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如此看来,现实总有这么一种东西,能让它静止下来。这个东西,就是摩擦力。

    由动而静,是物理常态。其本质,却涉及哲学,即肯定与否定。肯定,指事物保持其存在,在轮胎问题中即惯性;否定,是促使事物消亡,在轮胎问题中就是摩擦力。事物的矛盾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否定的一面必然战胜肯定的一面,将事物转化到自己的对立面——在轮胎问题中表现为轮胎从滚动转化为静止。摩擦力的作用,使该运动实质为恒减速运动,其结局必然是彻底的静止,轮胎不再滚动。

    我们也可以假设:把这个静止的轮胎,重新加装到一辆汽车上。发动汽车,它会由静止转为转动。加大油门,轮胎被驱动,速度随后可以增加——肯定至否定,否定之否定,世界因此而波浪式前进。

    为何滚动的轮胎会静止?否定大于肯定,摩擦力战胜惯性。为何后来的汽车却能前进?汽车做功,战胜了摩擦力和惯性。

    以贾府为例。贾府虽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由于其内部“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终究由荣转衰。后来的抄检宁国府,贾府败落,难道只是因为贾政放纵家仆,王熙凤胡作非为吗?非也。“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种子,恐怕在全书主线毫无展开时就埋下了。矛盾斗争在一百零四回、一百零五回及其后几回彻底爆发,否定战胜肯定。“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成败荣衰,贫富炎凉。一株竹子,一个轮胎,都是一面镜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3 23:49 , Processed in 1.17024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