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秋的灿烂 手里攥着秋天里攒下的能量 捂热2021的寒冬 春来夏往 秋收冬藏 每个季节都将自己的秘密 藏于世间万物
登上冬的舞台 叩响冬的门铃 我们一起来发现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 对“立冬”的理解,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01 立冬节气三候

一候 水始冰 
立冬节气来临,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迅速下降,水开始冻结了,不过刚刚结冻,还不是很坚固。 
二候 地始冻 
这时候,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大地开始封冻,但还没有冻得硬邦邦的。 
三候 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很少出现,海边却有外壳花纹、颜色与野鸡相似的大蛤,古人以为野鸡变成大蛤了。 

浉河区幼儿园开展了二十四节气之“立冬”主题的教育活动。教师们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儿歌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感知节气的变化。 



小朋友们自己动手为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制作了一双别致的“手套”:画上漂亮的花纹,贴上保暖的花边,一双防寒保暖的手套就做完啦!立冬来了,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小手和暖暖的童心带来了不一样的温暖,愿大家整个冬天都是暖暖的! 

什么花儿冬天开?一支寒梅独自开,秋已尽冬将至。小朋友们的巧手在一张张画纸上增添上绚丽的色彩,成为了一幅幅充满童趣和艺术感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02 立冬节气习俗

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是个重要的节日,皇帝有出郊迎冬的仪式,并赐群臣冬衣,抚恤孤寡,以安社稷。 
食饺
农耕社会,百姓利用立冬休息,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偏爱吃饺子。立冬,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擀 




















补冬
“立冬补冬、补嘴空”,立冬起天渐寒,是进补的好时节。饮食上少食咸,多吃芹菜、莴笋、生菜、柚子、苦菊等苦味食物,应以增加热能为主,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如牛、羊肉火锅,萝卜汤等也要注意不宜过量。瞧,小朋友们挽起袖子洗萝卜喽,等待妈妈做的立冬萝卜汤啦。哇!不一会就出锅啦,香喷喷热乎乎真香呀! 








03 立冬节气养生

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如吃“腊八粥”,有助于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萝卜粥可消食化痰、茯苓粥可健脾养胃、大枣粥可益气养阴等等。 
多温热少寒凉,天冷的时候,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入,对抵御低温很有好处。例如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枣、核桃仁、桂圆、韭菜、南瓜、生姜、羊肉等温热性质的食物。 
增加维生素A、C的摄取,可以增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的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于新鲜水果和蔬菜。 

04 立冬节气手指操
咚咚咚,立冬的脚步近了。 冻冻冻,寒冷的天气来了。 动动动,健康的身体壮了。 冬冬冬,平安的日子乐了。 立冬节气,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手指操。
教师/中六班 李小雨

秋收的喜悦,纳进每一朵雪花里,阳光在寒风的凛冽中闪耀。梅花蓄势绽放,馨香将漫进一天比一天长的日子,幸福阻挡着寒冷,在温暖的梦里…… 草木渐渐褪去了华衣,冬天的脚步就这样愈走愈近,在这个季节更换的时节,不仅让孩子们了解立冬,更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个节气的到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