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息县人民医院 
说起肠镜检查,很多人是抗拒的,觉得尴尬又痛苦。 然而,这项人人都恐惧的检查项目,却是医生眼中的“保命检查”! 大肠癌的发生约90%以上都是肠息肉造成的; 而肠息肉,在肠镜下一目了然极易被发现,并轻松切掉,进而阻断其癌变进程。 40岁以前“无症状”做一次肠镜,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肠癌上身! 好好做一次肠镜有多重要? 肠息肉、早期肠癌基本没有症状 在肠癌的癌前阶段、早癌阶段,大多数没有特异性症状;有的甚至在进展期也没有;所以,我们才强调“无症状”做肠镜!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候,往往意味着是进展期了,必须抓紧检查和治疗: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或黏液; 2、腹痛也是早期症状之一,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或反复腹部不适或腹胀感。 3、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腹部肿块或肠梗阻症状。表现为不能进食、呕吐、贫血、消瘦以及腹部出现肿块等典型症状。由于肠道被占位,大便可出现变细、有沟槽等。 尤其对于40岁的中老年和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现上述早期症状要立即就医。
为什么无症状也要做一次肠镜呢? 大肠癌与其他癌症不同,它首先症状隐匿,早期大多没有任何症状,它大多是肠腺瘤演化而来;它生长及其缓慢,从息肉到肠癌,大约需要10-15年的时间。所以,我们完全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只要赶在癌变前做一次肠镜,就能发现并切除它。 
为什么强调40岁前做肠镜呢? 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是50岁之后,而癌变的发生通常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建议40岁,无论男女、无论有无症状,都需要做一次肠镜检查。这样我们才能在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它、解决它,以绝后患。
把胃肠镜检查作为体检内容的优势有哪些呢? 
有利于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在目前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可以将癌症死亡率降低约三分之一。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早期诊断的肿瘤患者比例不足10%。中晚期的肿瘤患者,费用高而效果差,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后遗症多,预后差。相对于此,早期肿瘤的治疗可以在内镜下完成,无需开放,创伤小、花费少、预后佳。
做肠镜前,要注意5件事 1、预约 肠镜不同于其他检查,是需要由专科门诊(如消化内科)的医生开具检查单后,并到相应窗口预约的。如果预约的是无痛肠镜,还要再做心电图、血压等的检查,符合标准后才能做(经期是不能做肠镜的,预约时要注意避开)。 2、有些药不能吃 在检查前一周,如阿司匹林、华法林、三七等抗血小板聚集和活血化瘀的药物都不能吃。所以,如果慢性病人长期服药的或是近期内有服药的,最好咨询医生,做肠镜检查是否能停药、有无其他替代药物等。 3、饮食要注意 检查前三天要少渣饮食,可以吃米饭、面条、面包、豆腐、鱼、鸡蛋、白菜等食物。并且,不要吃带籽的食物,如西瓜、猕猴桃、芝麻等。检查前一天需遵医嘱服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检查前一天晚餐到第二天检查前,要禁食。 4、导泄药物按医嘱服用 要按医生要求(预约肠镜成功时也会给你一张导泄说明单)服用导泄药物,一般是在检查前一天晚上服用,清空肠道为肠镜检查做准备。当拉出的便便液体没有残渣,变成无色或黄色透明,就说明差不多了。(若是不按要求服用导泄药物,导致肠道准备不充分,很有可能会影响肠镜检查的效果,甚至需要重做)。 5、无痛肠镜当天要有人陪同 做无痛肠镜时,一定要有成年家属陪同,并且检查结束后24小时内,不得开车,或从事高空作业等,以免发生意外。 温馨提示:在肠镜检查结束后,一般都能恢复正常饮食(无痛肠镜需要2小时后)。通常会有些腹胀感,并且需要时常排气,这些反应是正常的,几小时后就能消失。 息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一个肠镜检查,用一时的不适,换取几年的安心。因此,息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全体医师呼吁大家,如果您符合上述条件,建议您把消化内镜检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中。 消化内科:3010280 内镜室:3010070 
通讯员:张毛毛
|